学雷锋志愿服务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华东地区

【安徽】合肥广建学雷锋志愿服务亭让“雷锋”安家

来源:合肥文明网    时间:2015年03月12日

  合肥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打造道德高地47.9万志愿者用爱铸就幸福合肥

  社区爱心志愿者在展示自己的“爱心存折”和兑换的奖品。近年来,合肥市许多社区开展了“爱心银行”积分兑奖活动,吸引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行列。(资料图片)

  新闻摘要

  一滴水虽小,但千千万万滴水汇聚在一起便成了江河湖海,润泽四方。在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在合肥,47.9万注册志愿者,以点滴爱心汇成人间大爱,一股强大的道德力量正在庐州大地澎湃涌动。

  “滨湖帮客”“爱心银行”“圆梦微心愿”……近年来,合肥围绕志愿服务制度化,完善机制、创新推动、夯实阵地、常态活动,志愿服务已然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志愿者成为助推城市文明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一座充满温馨友爱的大湖名城、一座展现道德之光的文明幸福城市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志愿服务网络覆盖庐州大地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换心青年”王涛的身上得到最佳诠释。王涛是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的一名铁路职工,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全国五星志愿者。平均每年花1500个小时做公益,热心志愿服务的他,其实一直深受恶疾折磨。

  五年前,王涛因患晚期扩张性心肌病接受“换心”手术,不料手术中遇上了血荒。幸运的是,许多陌生网友和志愿者到医院为他献血,挽救了他年轻的生命。“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想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找个精神寄托。”在投身志愿服务中,王涛结识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去年,他联合徐辉、童春香等众多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共同成立安徽(合肥)好人志愿者联合会,将“好人”凝聚在一起,将好事做到底。成立一年多来,志愿者联合会已进行了21起爱心活动,帮扶了70多人,募集基金近80万元。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如今,随着志愿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合肥正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王涛”。据统计,目前,合肥市已有注册志愿者47.9万名,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500多支。这意味着,在合肥,平均每10名居民中,就有1位是志愿者。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有力支撑了全市各类志愿活动的开展。

  现如今,从官方到民间,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志愿服务大网,深入到合肥广大社区居民身边。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社区均设立了“6+X”志愿服务队。其中,“6”为党员、文体、敬老、爱幼、应急救护、扶弱助残6支必备志愿服务队,“X”为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的巾帼、青年、护绿、治安等志愿服务队。每支志愿服务队一般不少于20名骨干成员。

  创新之举促志愿服务常态化

  志愿服务制度化正日渐成为一种新常态。围绕制度化建设这一核心,合肥创新之举频频推出:

  2013年3月1日,《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使合肥成为全国少数几个为志愿者服务立法的城市之一;合肥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合肥市爱心文艺志愿服务团和合肥市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先后设立;

  建设社区爱心银行,推出“合肥市志愿者注册证”、“圆梦微心愿”、“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专项活动;扎实推进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对接、实践活动、服务记录和宣传引导等机制建设,有效促进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实现了活动常态化。

  在全市各个社区,各类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蓬勃兴起。“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在瑶海区大通路街道绿苑社区活动中心,69岁的陈祥龙老人正在给小区的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道德课。原是小学校长的他,退休后积极投身社区服务,组织了社区首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开办“陈祥龙道德讲堂”,这也是合肥市首家以个人命名的道德讲堂。“陈祥龙老人还是我们金色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小云说,社区拥有以金色、绿色、银色“三色志愿小分队”为代表的各类志愿服务队14支,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提供关爱帮扶、文明劝导、环保节俭等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文明传播的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一些志愿者队伍还以其有声有色的志愿服务树起了品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投身其中,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供水集团“贴心小棉袄”志愿服务队,坚持每个周末风雨无阻进社区,将服务送到居民水龙头前,惠及人群上百万;由中国好人、“爱心的哥”陶克宝发起的“滨湖爱心服务车队”,经常出现在爱心助学、急病送医、关心孤老、应急救援现场,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滨湖“帮客”按服务团队性质分为“五色帮客”,发动党员、蓝领技术人员、环保人士、社工、少年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有帮客、没困难”已成为居民的口头禅……志愿者用他们的奉献与微笑温暖整座城市,也感动了无数人。

  阵地建设让志愿者有“温馨之家”

  合肥火车站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亭

  今年3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全市重要景点和人流密集场所建设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亭”,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也让雷锋“安家”。为了留住“雷锋”,合肥不断加大阵地建设,依托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服务广场以及志愿服务网络平台等,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

  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市民若需要帮助,只需一个电话,志愿服务就能送到家。“志愿者希望提供什么服务,居民需要什么帮助,只需拨打便民服务热线65780580进行预约。”社区党总支书记郑陶介绍,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围绕“急居民所急、解居民所需、志愿服务所能”,建立“帮你忙”志愿联盟,其中包括热心便民志愿服务队、涌泉关爱志愿服务队、维权解难志愿服务队和健康志愿服务队,真正将志愿服务融入百姓生活。

  龙居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只是我市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全市95个星级志愿服务社区均建有志愿服务工作站、爱心银行和志愿服务广场三块阵地。

  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公布志愿服务对接电话,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在合肥,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已成为全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的有效延伸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3月9日,在沁心湖社区志愿服务广场,“春风送温暖、幸福社区梦”志愿活动火热举行,免费检查视力、免费检测血压、爱心义剪……让居民足不出户享受各色爱心服务。在现场,70岁的空巢老人聂世勤正在排队等待检查身体。在前年的一次社区志愿活动中,他被检查出血糖偏高,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患有糖尿病。老人充满感激地说:“多亏了这些志愿者,我的病才能得到及时治疗。”

  “着眼于基层实际和居民需求,我们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常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奉献他人、服务社会。”沁心湖社居委主任王康说,从最初只有几人参加的“乐心社”文艺志愿服务队,到现在拥有13支队伍556名注册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已然步入常态化,其中“爱心屋”虚拟养老院、小袋鼠亲子阅读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更是受到了居民广泛欢迎。

  激励机制让志愿精神发扬光大

  在合肥这座充满爱与奉献的文明城市,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也是受益者。为了让志愿服务的“活水”源源不断,合肥还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在所有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爱心银行、建立爱心档案,为社区志愿者参与爱心积分和爱心兑换提供依据。

  2010年9月16日,在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一家借“银行”之名、行慈善之实的爱心公益银行正式成立,自此这里也成为全市“爱心银行”的发源地。社区爱心银行负责人汪欧琳告诉记者,四年多来,爱心银行先后推出了实物储蓄、时间储蓄、爱心支取、爱心许愿、慈善捐助等多项爱心服务业务,有“存”有“取”,让行善变得简单易行。

  在爱心银行蓬莱居委会分行,居民吴安琴拿着儿子的两件运动上衣前来捐赠,工作人员在她的积分卡上记下了一颗“爱心”。“爱心储户可以凭借爱心值兑换肥皂、绿植等物品或者请社区志愿者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吴梦奇介绍说,除了实物捐赠,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每三个小时也可累积一颗爱心。“爱心银行为群众互帮互助搭建了平台,也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截至目前,“爱心银行”已有“爱心储户”363户,时间储户261人,收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合计185545.4元,捐赠衣物等5500件,爱心兑换272次,救助困难户362户,爱心许愿66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7814小时。

  据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处负责人介绍,社区居民在“爱心银行”里捐款捐物达到一定额度,或者参加志愿服务达到规定时间的,都可以被认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2013年起,我市又在“合肥市志愿服务网”上开设了全市志愿服务网络服务记录版块,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志愿服务档案记录。

  据介绍,全市每年均评选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并为优秀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市文明办还将联合市教育、林园、旅游、公交、百大集团等部门(单位),在更高层面探索建立优秀志愿者的嘉许政策,包括为优秀志愿者子女照顾入学,在进公园景点、乘车、购物等方面给予免费或优惠。该负责人表示,要通过狠抓回馈嘉许制度,让优秀志愿者体会到社会关爱、鼓励,感受到做一名优秀志愿者的自豪和快乐。(王蔚蔚)

  记者手记

  前不久,合肥荣登中国幸福感“十强”城市榜首,连续第四次入围全国最幸福城市。如果说幸福之城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不得不提这座城市无所不在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当下的合肥,志愿服务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从个人到群体、从自发到有组织,47.9万名注册志愿者将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其实,志愿服务不仅温暖了他人,也凝聚了向善之心,释放出无穷的正能量。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志愿服务制度化不断推进,善行义举将成为一种常态,在传递爱与善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