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培训聚焦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段桂青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的总结

来源:中国志愿    时间:2015年05月28日

  在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专题培训班

  结业仪式上的总结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 段桂青

  (2015年5月27日录音稿)

  各位学员:

  我受津芳秘书长的委托,为本次培训作个小结,也是给本期培训划上一个圆满句号。培训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很辛苦的事。但看到大家精神特别饱满,我和我们办班的同志都很受鼓舞。

  本次培训,是今年的第一期培训班,也是联合会成立后的第四次培训班。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在各方的鼎力支持之下,培训班即将结束。昨天津芳秘书长专门听取了各小组汇报。从各小组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家对这次培训给予了充分肯定,普遍认为站位高、内容实、方法活、效果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大家围绕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建良言、献良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想围绕一个主题,从三个方面做个总结,也对下一步工作提点要求。

  一、深化培训成果,在学习与研究中推进

  这期培训班的突出特点,一是准备比较充分。为了办好这期培训班,从去年开始,我们围绕服务基层需求,围绕服务发展的需要,围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展了深入调研。二是主题比较突出。法制化建设关乎志愿服务长远发展。此次培训班,始终紧扣依法治国这一主题,贯穿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这条主线,组织各地报送经验交流材料,精心设置授课内容和交流专题。三是安排比较合理。既有法学界顶级专家和权威机构负责人精彩授课,也有志愿服务领域的部门领导和团队负责人言传身教,营造了一种学习交流的浓厚氛围。四是内容比较丰实。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还有各地的经验。通过几天培训,无论是教授的讲课,还是我们相互间的交流,大家都有很多体会和收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了认识,形成了共识。通过几天来的培训,我们对志愿服务领域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形成了新的概括和归纳。思想认识的提升,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也给志愿服务工作增添了原动力。这个原动力来自于志愿者的激情,来自于对志愿服务的执着和热爱,来自于对志愿服务事业一种新的认识、新的思考和新的实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安居乐业。志愿服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优化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去审视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定位。

  另一方面,深化了对制度化、法制化的认识。一是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必须充分发挥法制建设的导向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志愿服务全过程。二是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必须充分发挥法制建设的规范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三是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必须充分发挥法制建设的保障作用,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有效支持。四是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必须充分发挥法制建设的促进作用,为社会资源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依据。这几个方面,是大家在围绕培训主题,对法制化在志愿服务发展中的作用做的新的概括。这标志着我们对法制化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不言而喻,志愿服务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用大家的话说,志愿服务在我们整个国家发展中扮演了助推器、润滑剂、连心桥、减压阀的重要角色。

  二是拓宽了思路。无论是交流,还是教授讲课,都是从理论到理念,从体制到模式,从途径到方法,对志愿服务事业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解读、研究和探索。各地也在交流过程中,推介了自己的做法和经验,可谓是特色鲜明,异彩纷呈。通过互动交流,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既注重从书本上来,更注重从实践中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开拓了视野,推进了工作。

  三是交流了经验。培训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加上各地报送的大量书面材料,这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一批宝贵经验,弥足珍贵!这些经验,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首创,很好解决了依靠谁、为了谁、怎么做等根本问题,反映出我们在推进志愿服务事业伟大实践中强烈社会责任感、求真务实作风和勇于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也代表着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和主流,反映出这一特定时期志愿服务的丰富实践,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制度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深化学习研究成果,要坚持把问题带上来,把经验带回去,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志愿服务事业是不断蓬勃发展的事业,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不管大家抱着什么样的希望和想法来参加学习,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共商、共议、共研志愿服务事业大计。

  深化学习研究成果,就要不断地奋进,不断地开拓,推动工作不断进步。我们学习研究的成效,最终要落在形成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上来。这个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等紧密相联,覆盖了众多方面和众多领域。去年讲课当中,陆士桢教授讲过理论体系的构建,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引子。如何去构建,要靠大家在实践中去归纳、总结、提炼,形成我们宝贵的理论、精神和文化财富。希望大家要多思考,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不断产生飞跃。同时,要通过不断学习、动员、宣传、渗透,形成全党全民的共识,在更大范围、更深领域推动新的发展。当然,培训只是一种引导,大量工作还是靠大家回去实践,靠大家在学习研究中去落实、去推进。

  二、适应发展形势,在机遇挑战中推进。

  近些年来,在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一,大环境决定了志愿服务大发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在推进“四个全面”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给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在这方面,专家做了深入阐述,在此不详细阐述。这是从大的方面说的,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大背景,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第二,中央对志愿服务事业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这是党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志愿服务组织回信或批示,提出了殷切希望。今年4月3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志愿者要多开展活动,多搞凝聚人心的事。今年2月28日,刘云山同志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新形势下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希望。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2013年12月我们成立了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之初,刘奇葆同志就指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标志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已经有了切身体会。

  第三,“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在2013年12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刘淇会长提出“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此后,不断进行了阐释和完善,赋予志愿服务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是贯穿了以德为先导的根本遵循。志愿服务强调以德为先导,倡导一种道德实践和价值自觉,鼓励更多的人自觉自愿投身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过程中提升自己道德行为。二是体现了以善为核心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友善,志愿服务作为“善”的具体行动和实施手段,积小善成大爱,推动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传递关爱传递信心。三是彰显了以行为关键的实践路径。弘扬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重在落实。通过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小落细,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四是突出了以立为根本的重要方法。志愿服务注重以立为根本方法,注重在简便易行、管用有效和长远常态上下功夫,让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德真正立起来。“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的提出,使志愿服务内涵更加深刻,外延不断拓展,有力地推动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第四,志愿服务法治化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制度建设是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之策、长远之策。奇葆同志多次强调,要“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要“把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为深入了解各地情况,近期我们先后到新疆和新疆建设兵团,湖南、广西,上海、福建、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开展法制化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立足本地特色,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填补了很多空白,涵盖了现代发展中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先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再完善,那就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说,主要是:一是体制上不够顺畅;二是在机制上不够完善;三是在法制建设上不够健全;四是在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在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不同系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在认同度、参与度上差异性很大,在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管理上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不可回避,而是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最终落在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和法制体系上。这个体系,既包括我们期望的国家层面大法(条例),也涵盖各地、各部门从自身实际形成的规章制度等软法。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鉴于中国各地差异性很大,即便有了大法,也只能解决方向和原则问题,我们也希望各地都要积极完善各自的地方性立法,加强典型宣传,培育法治文化,形成法治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推动形成这么一套制度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深入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与创新中推进

  我们常讲,“一份部署,九分落实”。志愿服务工作要落实落小落细,这是我们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要针对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无论是在思想方法上,还是在精神状态上,都要在不违背规律的前提下,去积极探索和创新,走出瓶颈,开创一条新路。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每一位从事志愿服务的人,特别是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更有责任去探索和创新。探索和创新的举措及成效,最终要落在构建队伍建设的组织体系上。我们队伍要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升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整合和群众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无私的奉献。我们构建的这套组织体系,要把这些方面资源和力量都包括进去,既要有志愿者的权利、义务、激励、责任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又要有社会组织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良好格局;既要有对各类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包括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又要有开展各类活动的“抓手”和“载体”;既要覆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又要覆盖宣传、动员、组织、培育、孵化、整合、对接等一系列环节。尤其是对于党委政府来说,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支持和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发动、宣传,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力度。所以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把新时期党员的模范作用引导到志愿服务中来,空间很大,能量很大,能够推动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带动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扩大。在我国,只有人人都想做志愿者,才能使社会和谐落地生根。党员干部带头做志愿者,孩子从小培育文明意识,我们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实现常态、永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充满活力。总之,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一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秘书长培训班、信息化建设培训班、理论研讨班和法制化建设培训班。今年,还将举办青年志愿骨干培训班、“三师”培训班,以及继续举办秘书长培训班。今后,我们将根据大家需求,继续开展一些专题性的培训,比如不同系统、不同领域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去年,我们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建立了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组建了中国志愿服务专家库。下一步,专家库还将进一步扩大,希望我们一线工作者能积极参与进来,从实践和实操层面,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另外,我们还尝试着“送培训到基层”活动,如组织专家到广西开展基层志愿服务培训等。今年,我们还将建立三个基地,其中在广东建立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地,在陕西成立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在武汉百步亭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同时,我们还将启动培训教材的编撰工作,将请各地积极参与进来,吸收各地自编教材的优点和精华,形成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培训教材体系。

  总之,在探索创新方面,我们还是要本着“有为”才“有位”的原则,积极推进理论理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方法模式创新,通过创新把握发展机遇,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各位学员,志愿服务神圣而光荣,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汇聚志愿力量,共筑中国梦想。最后,用毛主席的话做个结尾:“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