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陕西

山乡涌动爱心潮 汉阴志愿联盟“清凉消暑”敬老活动剪影

来源:陕西文明网    时间:2014年07月02日

志愿者为老人修剪指甲

  志愿者为老人修剪指甲

  “抚摸着老人们的脸颊,我们的心颤抖着泪花,怀抱着老人们的双脚,我们的感情步步升华……”这是网友“zhaojun8566”写在百度汉阴吧“清凉消暑”敬老活动专贴里的真挚话语,也是6月28日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志愿联盟310名爱心志愿者,为6所敬老院592名孤寡老人送祝福的真实写照。

  服务升级,从“基本需求”到“精神抚慰”

  “手指甲和脚指甲剪短了,不夹肉了,舒服多了!谢谢你!”“不用谢!我们会经常来,今后我们就是您的亲人!”在涧永区域敬老院,志愿者高婷刚满20岁,从来没有剪过像李大爷那样那么厚那么长的灰指甲,看着自己为老人带来了快乐,脸上堆满了会心的微笑。

汉阴志愿联盟“清凉消暑敬老行动”爱心车队出发前的准备

  汉阴志愿联盟“清凉消暑敬老行动”爱心车队出发前的准备

  一块甜甜的西瓜解除夏季的酷暑,一声浓浓的问候带去心间的温暖。志愿者郝静向在五一敬老院向笔者介绍:吃的饱、睡的好、穿的干净,这是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让他们在心里上得到沟通和慰藉,才能真正让老人们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在县中心敬老院,志愿者向超凡一边帮老人提着募集的生活用品,一边和老人拉着家常。“老大爷!看您这么精神,今年有60岁了吧?在这过得还舒服吧?”“老汉我今年都68了,在这啥都好,就是孤单呀!”“哦,您放心,我叫向超凡,以后会经常来找您,有啥话有啥事您给我说!”像这样主动和老人聊天、谈心,成了本次敬老活动的重要环节。

  汉阴志愿者们了解到部分老人寡言少语,感到孤单的情况,增加了“精神抚慰”服务新项目,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升级”版。志愿服务活动由提供晒被子、打扫卫生、梳头、送毛巾、风油精等服务,升级为志愿者定期到自己联系的孤寡老人那里开展聊天、慰问、心理疏导工作,让老人们共享身心营养大餐。

志愿者帮老人做口腔检查

  志愿者帮老人做口腔检查

  多元参与,从“政府包揽”到“全民参与”

  关心孤寡老人,规划选点修建敬老院,配备席梦思床、独立卫生间,提供“菜单式”饮食。汉阴县政府多方筹资,使老人们吃住无忧。但面对敬老院老人多需求多的“软服务”,工作人员时常力不从心。

  得知这一消息后,汉阴县文明办、团县委、慈善协会、博元公益团队、汉阴吧爱心团队、蓝丝带爱心团队、城关镇志愿队等组织,向社会联合发出“清凉消暑敬老行动”网络倡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仅4天时间,汉阴新闻网、陕西汉阴政务微博、汉阴新闻网官方微信、汉阴吧、汉阴微信朋友圈、QQ群等网络圈瞬间“沸腾”,线上点赞,线下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志愿者们义务为老人理发

  志愿者们义务为老人理发

  “我提供商务车两辆!我提供白糖300斤!我提供理发师12名!我负责招募医务工作者20位!我捐现金300元!”没有专人联络,没有行政介入。“我提供!我负责!我捐!我赞助!”这些爱心语流行在汉阴各个网络圈。

  汉阴群鹤超市、公交公司、县医院、城关卫生院、农行、气象局、城关镇各社区、太极拳协会、馨美发业、微微新娘等72家单位、商户和企业自发捐助物资和现款三万二千余元,免费提供的公交车4辆,私家车38辆;自发参与的理发师25人,医务工作者81人,参与志愿者达310人。

生活用品发放中

  生活用品发放中

  道德引领,从“要我参与”到“快乐服务”

  “去年5月,我受朋友邀请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很害羞,不知道要干些啥!自我参加几次后,一次比一次开心!”“参加活动最大的快乐就是认识了一个靠谱的、能够坚持做事的朋友圈子,做了自己想做的爱心活动!”正在双乳敬老院服务的志愿者邝吉闯和赵俊一直是志愿活动的主力军,对参加活动他们深有感触。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不仅激起了志愿者们的情感涟漪,也在汉阴县城社区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孩子参与进来,通过亲身体会从小树立孝老爱亲的意识”、“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们出来做公益活动,大家很开心,下次还会参加”……在太平敬老院、洞河敬老院,9岁孩子姜博培的妈妈和县幼儿园的老师们道出了心中的想法。

志愿者为老人们检查身体

  志愿者为老人们检查身体

  孩子们和所有志愿者一样,在参与中接受感恩教育,从身边的公益服务中享受快乐,使“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在汉阴逐渐升温。针对敬老院和身边老人提出的“实物需求”和“关心关怀”类的梦想,汉阴志愿者们一一进行对接,主动倾听老人的心声,精准定位老人需求,让他们安享晚年。

  在汉阴志愿联盟的带动下,山乡汉阴处处呈现出敬老爱老,助人为乐的生动画卷。志愿联盟几位组织者信心满怀地说道,公益活动,我们一直在路上,下阶段将征集公益活动项目“菜单”,发动和联络更多的县内外爱心人士、慈善机构进行“点对点”对接,搭建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爱心桥梁”,让每位孤寡老人笑容常驻。(通讯员沈俭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