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四川

志愿服务常态化 让城市暖意融融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15年12月17日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在成都,无论你走在路上、生活在小区里,到处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前不久,成都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和“十佳志愿服务社区”榜单出炉,从一个人做志愿者,到一群人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如今已经常态化。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为3到59岁的特殊人群送温暖;晋阳街道晋阳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立多个特色服务队,实现志愿服务在身边。一群人的无私奉献,让这座城市变得暖意融融……

  善工家园:

  让特殊人群有尊严有品质地生活

  点进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的微博,这里每天都会更新多条消息:小鹰班新买了玩具、蓝莓班的孩子蓓蓓能够简单与人聊天了……透过文字,总能让人感受到志愿者们和特殊儿童之间的深厚情谊。

  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是于2011年创办的民办非营利性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专为3-59岁的脑瘫、自闭症等综合性智力障碍人士提供IEP早期疗育服务、ISP大龄教育、康复疗育和职业培训服务。目前,善工家园助残服务平台已有2000多名注册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让特殊人群有品质有尊严地生活。

  为特殊儿童设立早疗中心“婷婷,可以用树叶来搭配成这样的形状哟。”昨日,善工家园的特教早疗中心里,志愿者杨老师正在辅导婷婷用树叶搭配图案,一堂课下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用落叶拼成了“花瓣”“树苗”等不同形状,老师把这些图案粘连起来贴在教室后面,每幅图案的下面都贴上了一颗代表鼓励的爱心。

  据负责人胡斌介绍,善工家园从2013年3月开始,专门为3-7岁特殊儿童设立了“武侯·雏鹰乐园”特教早疗中心,“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诸如上厕所、穿衣服、进餐的小事,我们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教他们。”

  截至目前,“雏鹰乐园”已经有32个特殊儿童。通过康复指导、情绪与行为管理等方式,一共服务了80余人次。胡斌称,老师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教学,并让孩子们的家长也加入其中。

  用培训让大龄学员回归社会

  除了针对小学员外,善工家园还对大龄学员也设立有项目。胡斌说,善工家园从2012年开始接收大龄学生,把新接收服务学员的年龄调整为16-59岁。现有31名中轻度学员和28名重度学员,专职老师18人,“对于轻度学员,我们会给他们提供职业重建的准备,为他们提供工作。目前,我们开始和街道合作,让学员们在街道服务站和社区工作。”

  胡斌说,善工家园现拥有10-59岁的脑瘫、智障、自闭症等综合性智力障碍儿童和青少年61人,“我们希望他们最终都能有尊严、有品质地生活,也希望大家能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晋阳社区志愿服务站:

  我们社区从来不缺志愿者

  登记注册志愿者3065人,建立了6支标准化志愿服务队、13支社区特色志愿服务队,覆盖10大类志愿服务……武侯区晋阳街道晋阳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成立于2006年5月,是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务的组织,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我们追求特色化的标准服务,目的是为了让居民们真正体会到志愿服务在身边。”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特色志愿者队伍 助推社区屡获殊荣“我们有科普志愿服务队、法律志愿服务队、文明志愿服务队……”昨日,晋阳社区志愿者陈莉扳着指头向记者数着,她自豪地说:“我们社区从来不缺志愿者!”记者了解到,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普健康教育,开设保健知识讲座,课程紧贴社区实际,深受辖区居民群众好评。2015年4月,晋阳社区荣获“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称号。

  与科普志愿队一样,法律志愿服务队也表现出色。“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登记、评估制度,激励、培训、保障机制,有序推进了社区法律为民服务。”服务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开展了“治雨”护绿环保志愿项目、“荣哥”法律服务工作室、夕阳红小喇叭治保会等专项活动。2015年6月,晋阳社区获得由成都市依法治市办、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民政局颁发的首届“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结合不同行业 细化志愿服务

  除了利用志愿服务队成员自身力量之外,社区还大力创新,推出很多新的服务和机制。“近年来,我们的文明风尚志愿服务队探索医养结合新途径成立了‘武侯区长寿食坊’和‘孝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社区联合四川省科技保健学会成立了“康寿乐健康互助团”,普及分级诊疗理念,为辖区老人进行慢性病预防。

  此外,社区关爱妇女儿童志愿服务队联合武侯心传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武侯区美好明天社区儿童关爱中心等组织机构,推出各具特色的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项目,“我们有专门针对辖区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和亲子教育,联合共青团成都市委建立了‘12355青情家园’,还与成都市慈善总会共同建立了‘阳光儿童家园’,重点关爱辖区特殊儿童群体成长教育。”这位负责人说。此外,为解决社区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社区连续开办了5年的“暑期公益托管班”。“今后,我们还将细化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延伸到更多的领域。”这位负责人说,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努力,吸收更多的志愿者,让居民真正感受到志愿服务在身边。(记者 安羽 杨永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