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四川

重庆市邻里守望相助 涌动在你我身边的感动

来源:和合承德网    时间:2014年05月20日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曾有邻居这样评价穆祥福老人,“助人为乐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出手相助,周围邻居没有不认识他的。”

  今年68岁的穆祥福,居住在重庆双桥区陕西营社区。从小他的父母就教育他要积德行善,多帮助别人,所以,乐于助人的行为一直伴随了他几十年。穆大爷说:“我从没想过为什么会帮助别人,我只想过怎么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他们解决问题。”

  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即使自己手头上有事,朋友打来电话寻求帮助,他也会放下自己的事儿先去帮助别人。穆大爷有个朋友,家庭比较困难,居住在双桥区大石庙镇一个偏僻的地方,那里不通车,每次骑自行车来回就要近3个小时。即便如此,穆祥福从来没有拒绝过。

  陕西营社区支部崔利益勋说:“穆大爷人真的很好,他简直就是个全能老人,什么电器、暖气、灯泡…没有他不会的,而且,帮人修理电器从来不收钱,甚至有时谁家的东西坏了零件,他还自己搭钱去买。”

  自己搭钱帮助别人,穆祥福的妻子马淑云也知道,“对于他做的这些,我从来没有抱怨过,搭钱去帮助别人,我也支持他,只要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尽可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80多岁的王大爷是附近的居民之一,由于工作的原因,儿女们不能经常回来照顾他。穆祥福知道后,就主动过去陪老人聊天,家里有电器坏了,他就帮忙修理,有时候,家里做了好吃的,都会给老人端过去一些。只要老人有困难,他就会第一时间出现,日子久了,穆祥福便成了老人家的常客,成了邻居们心目的“活雷锋”。

  “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我自己,大家能住在一个小区里,本身就是一种缘分。都是举手之劳。谁有困难了,大家伸出手来帮一把,这不是挺好的事嘛!”穆祥福微笑着说。

  不幸的人幸运地遇到好邻居

  在银领家园小区见到张凤琴时,她正在家里干活。71岁的老人,要照顾患脑血栓的丈夫和高位截瘫的儿子。生活的艰辛都写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

  “无论生活有多艰难,我都会挺住,不仅为了自己至爱的亲人,也为了那些帮助我的好邻居们。有的我甚至连姓名都叫不上来。”张凤琴说。

  为了维持生计,给丈夫和儿子治病,张凤琴只得去捡废品。有时,邻居不要的都特意给她留着;小学生捡到了塑料瓶子也会给她送来。东西虽然不多,但让她心里暖暖的。

  “逢年过节,社区都想着我们家,经常会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连儿子用的轮椅也是社区送的。”

  周围的邻居更是好心。“有时我出去一趟,等回到家发现有邻居送来了吃的、用的,还有人会留下一些钱,几十块、上百元,都有!”说起这些,老人眼里淌出了泪花。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退休老干部是经常帮助张凤琴的好心邻居之一。这位老干部说:“我们两老口单独生活,平时孩子们买回来孝敬我们的东西,我们也吃不了,就干脆挑一些送到张家去,他们家的生活困难,过着不容易,大家邻里住着,能帮就帮一把!”

  据银领社区党委书记牛雪峰介绍,“像那位退休老干部一样,有很多邻居都默默地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都说现在邻里之间越来越冷漠了,但是,从这件事来看,还是好邻居多啊!”

  邻里真情 让人难忘

  “住在这个小区已经十个年头了,其实早就有机会搬到新建的小区,但我没有搬家,和周围邻居的感情深是我不愿意搬走的一个原因。”说到邻里相处,住在双桥区石洞子沟的李吉有很多话说。

  李吉说,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缘起于各家的孩子。刚搬来时,大家不熟,只是点头之交,但是他们孩子的年龄都差不多,有的还在同一所学校,每到傍晚,楼下的一块空地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接触的多了,家长们也开始熟络了起来,互相帮忙接个孩子、管顿饭就成了常事。

  “我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真切感受过一个孩子的孤单,特希望自己的孩子多些伙伴。”李吉的孩子和4楼的孩子总在一起玩,两家也自然亲近了许多,他们除了经常一起去吃饭,碰上节假日,大伙还会一起去旅游。赶上谁家有事需要人照应,都会把家里的钥匙交给对方。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这儿没有物业,楼道年久失修,楼梯坑坑洼洼的,墙体也有破损,考虑到老人和孩子上下楼不方便,就有人提议合伙出钱把楼道重修一下。记得当时住在4楼的大姐挨家挨户去商量,最后决定每家出资2000元(楼层低的少掏点),让对门搞建筑的郭先生负责施工。”

  每天,郭先生都会把收入和支出详细地罗列出来,供大家查账。工程全部完工,他挨家挨户退还多余的钱,这让李吉记忆犹新,这事一下子把邻里关系拉进了一步。

  李吉说,一个单元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虽然偶尔难免磕磕碰碰,但是彼此关心和守望互助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远亲不如近邻 社区居民齐帮忙

  隋鹏举在双桥区小老虎沟里买了新房,准备装修结婚。可是,他又有很多顾虑,总怕装修时影响邻居休息。为此,他俩在装修前,拜访了对门和楼下的邻居,“我们准备装修一下新房,噪音可能会影响到您休息……”

  可邻居们没什么抱怨,边恭喜两名新人,边宽慰他们,“你们尽管放心地去做吧!“

  小隋对门住着一对退休的老夫妻,老两口对人很和蔼。“这回对门有人住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话;没事来家里坐坐,跟年轻人呆久了,我们都跟着年轻了。”

  楼下的邻居也是刚结婚没多久,与小隋年龄差不多。年轻人在一起的话题很多,装修进行到一半儿时,楼下的小两口还特意上楼参观。两家的主妇聊起来话题多,从装修时监工的辛苦,到各家装修风格什么样,再到哪里买的东西便宜又质量好,无话不谈。

  这栋居民楼的一层有家小超市,是一位中年大哥开的。超市的门口放了许多的桌子、椅子,小区的老人和孩子走累了可以在此休息。

  小隋说:“我们家装修时没少麻烦那位‘超市大哥’,这小区没有物业,遇到什么事情不明白的,我都去问他,凡是他知道的,也都会清楚地告诉我,比如电卡、水卡去哪儿办……小区没有停车位,他也代为管理,整栋楼车主的电话他都有。平时邻居上班家里没人,有谁网购了,那位大哥也帮着代为签收,省去了大家伙儿好多的麻烦。”

  经过和邻居一段时间的接触,小隋打消了很多顾虑,他说:“刚来那会儿,我们就跟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转,遇到这些可爱的邻居们,可帮了我很大的忙,大家的热情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从心底里感激他们,那句老话说的真是没错——远亲不如近邻”!(记者 黄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