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重庆

重庆博爱家园:提升农村社区幸福指数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6年06月20日

  曾经濒临废弃的小学食堂,如今修缮加固粉刷一新;过去的荒山坡上,如今建了个村民避难场所和休闲活动中心;常年雨天泥泞、晴天扬灰的农村土路,如今铺上了通往村外的水泥道路,成为村民的逃生通道和日常通行及物流通道;村民饮水和庄稼灌溉困难,如今已通过一口博爱水井、一条博爱水渠得到解决……这些都是重庆市红十字会近年来在各区县借力“博爱家园”项目为平台,实施精准扶贫给项目村带来的新变化。

  A “博爱家园”:在精准扶贫上展现作为

  “博爱家园”,是中国红十字会在城乡社区开展的减灾扶贫与生计发展项目。该项目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通过在社区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设立“博爱生计发展基金”等举措,向社区居民普及防灾减灾、自救互救、逃生避险、卫生健康知识,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而增强城乡社区自我发展的综合实力,使更多群众受益。

  重庆市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新加坡红会、香港红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大力支持和资助下,到目前已投入资金1186万元。

  为了让“博爱家园”项目发挥最大效益,造福更多村民,使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方针真正落到实处,全市红十字系统自上而下成立了“博爱家园”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建设专家小组、生计基金管理小组,严格按照《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手册》的规定,明确项目实施模式、审批程序、管理职责、财务核算等,从而形成了由市红十字会督导、项目区县红十字会协调、实施地红十字会执行的三级联动机制,有力地保证项目实施。

  重庆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周清梅介绍说,为了让“博爱家园”项目更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在认真考察项目村条件与可行性后,先后两次调整变更项目村实施对象。区县及项目村红十字会严格按照项目书协定的进度和质量,有序推进“两建设、两发展”(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组织发展和生计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村民们交口称赞。

  3年多来,34个项目村“博爱家园”实施效果表明:不仅建造了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而且随着红十字精神的传播,村民的人道主义理念增强了,红十字会同村民之间的关系密切了;红十字志愿服务展开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氛围浓厚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了,急救和卫生知识普及了,健康状况改善了;生计发展基金设立了,村民感到生活更有奔头了,也更舒适方便了。总之,村民的幸福感和社区的幸福指数都明显提升了。

  2016年5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项目专家组彭立夫一行,深入重庆市多个区县督导检查由总会、新加坡红十字会援建的“博爱家园”项目实施进展。他们在这里看到,“博爱家园”社区居民不是被动的“受益人”,而是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幸福生活的“拥抱者”。

  重庆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刘厚品说,精准扶贫使得“博爱家园”项目的实施展现了效益最大化。

  B 重庆石柱县:“红十字人比亲人还亲”

  “红会的人比亲人还要亲!”这句话最初是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莲花村村民向大俊说的。不知从何时起,不善言辞的村里人都这么夸了。

  重庆石柱县“博爱家园”项目选址在枫木乡莲花村,距县城86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属高山村落;夏季风多,冬季雪厚,风灾、雪灾、冰雹、山体滑坡、农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村里经济作物有黄连、莼菜等,村民多从事畜牧业。以前由于山路崎岖,滑坡严重,出行困难,农产品不能及时外运,村民们日子过得很清苦。

  正是由于多灾和贫困,莲花村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成了种田的主力军。“55岁以下的,在村里都很难看到了。”村支书谢芝荀坦言。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核心项目操作要求,为使项目建设达到精准扶贫的预期目标,时任市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杜新华带领项目人员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进驻莲花村,深入村民中间,发放问卷搞社区调查,全面真实地了解需求,倾听村民的呼声。尔后,综合调查数据和讨论意见,以详尽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作出准确的“社区易受损性及能力评估”(VCA),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村子多灾害,逃生避险很重要;而解决村民的生计问题,打通对外相连的物流通道则显得尤为急迫。”杜新华说。

  红十字会按照村民意愿,决定在影响莲花村村民出行的磨子溪路段修建一条200米长、8米高的逃生路挡土墙。这不仅为村民在灾害来临时提供了更安全的避险逃生通道,也可方便车辆通行,为农产品外运开辟了物流通道。

  在建设山体滑坡逃生路挡土墙的同时,根据VCA评估结果及村民需求,市、县红十字会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易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相关责任人和责任事项,组织数百村民开展多场山体滑坡、火灾逃生应急演练。红十字会还对村民进行自救互救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向大俊是“博爱家园”项目生计基金的12名借款户之一。2015年9月8日,领到生计贷款一万元后,他养了一头牛,种了一亩五分地黄连。此后,他一边踏实勤恳地劳动,一边参加县红十字会组织的由县畜牧局、农技中心的种养殖技术培训。目前,他养的牛“身价”已升值4000元以上,黄连收入预计可达2万多元。向大俊对红十字会也由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凡是红十字会在村上组织的活动他必定参加,而且身体力行地召呼村民们一同学习提高。在他心目中,红十字会帮助自己脱贫致富,红十字会的人简直就比自己的亲人还亲。

  村民袁锦荣是黄连种植户,原来只有几亩地,后来,通过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货款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亩,成为当地的黄连种植大户。其实,在莲花村,如向大俊、袁锦荣一样对红十字会感情深厚的村民还有很多,每次开展活动都会把前去服务的志愿者们感动得不行。不论是应急救护、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或是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尽管村民们居住分散,活动现场总是座无虚席。有的村民甚至不惜徒步2小时赶来参加。

  “‘博爱家园’项目资金并不多,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建设,也没有翻天覆地的改造,我们能做的就是让项目规划精准、扶持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重庆石柱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冉艳红如是说。

  县红十字会还不定期地组织医疗专家来到莲花村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免费义诊,很受欢迎。老人们的儿女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家里的老老小小,但有红十字志愿者的照顾和陪伴。

  尚有余力的村民不愿远行,红十字会就提供资金及技术帮扶,助其改善生活。围绕在身边的红十字志愿者们就像他们的亲人。如果有人在莲花村问道:“老乡,你知道红十字会吗?”他们一定会满脸自豪地告诉你:“当然啦,红会的人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

  C 重庆垫江县:让农村孩子看到希望和未来

  “一、二、三等奖都被我们学校包揽了!孩子们可聪明着呢,他们在学校上过课,比村里好多大人都懂得多!”重庆垫江县机场希望小学副校长陈文权说起自己的学生,眉眼间尽是掩饰不住的喜爱。

  日前,镇上组织了一场安全教育绘画比赛,希望小学包揽了前三甲。无论是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或是接待兄弟学校取经,校长除了表扬孩子外,都不忘感谢重庆垫江县红十字会。他说,如果不是红十字会长期在校园开展卫生救护培训和灾害应急演练,为学生们讲解防灾减灾知识,或许孩子们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安全意识,红十字会的工作正好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短板。

  其实,这已经不是机场希望小学学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了。一年前,2015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重庆垫江县红十字会就专门组织机场希望学校50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红十字青少年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彦表示:“博爱家园项目所在的万胜村自然灾害多发,村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生命保护意识薄弱,应急避险能力较差,我们之所以把精准扶贫的目光投向希望小学和村卫生室,就是期望以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为突破口,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加深学生们对红十字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并经由学生向家长、向亲属的传播来达到红十字知识的全村覆盖,使“博爱家园”项目的社区软实力全面提升。同时,针对万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的现状,村上更需要有个像样的卫生室。”

  其实,学生们对于红十字的感受,远不止此。2015年6月,机场希望小学用博爱家园项目资金重新打造了食堂。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新食堂宽敞明亮的空间、配备整齐的桌椅、统一式样的餐具,无一不让孩子们欣喜不已,也让所有人对墙上那鲜艳的红十字标志印象更深。

  紧接着,一个月后,“博爱家园”项目的又一成果——万胜村博爱卫生室建成启用。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等一应俱全。乡村医生蒋先泽负责村里所有村民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及基本医疗服务,学校的孩子们磕破扭伤也会被老师送到这里。博爱卫生室的建立,改善了村民“看病难”的状况,受到村里老老少少的欢迎。

  “红十字会的叔叔阿姨会定期来学校,给同学们发学费和生活费,他们会鼓励我们认真学习,也会给我们带来课外书籍,会聆听我们的烦心事和小秘密,会帮我们实现好多好多小心愿……”在孩子们眼中,穿着红十字马甲的叔叔阿姨们再亲切不过,在每一次相聚后,便已期待下一次的到来。

  机场希望小学有学生500人,其中85%来自万胜村。现在,这里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城里并无太大差距。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的到来,不仅改善了万胜村村民的生活境况,也正在逐步实现全村人的共同愿望:让孩子们能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上学,进而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让希望小学的农村孩子们真正看到希望和未来!

  D 重庆丰都县:促进了项目村和谐共建

  2015年2月的一天,重庆丰都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一行沿着崎岖的山路,扛着红十字会派发的“温暖包”来到双庙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志愿者们和村民早已熟识,沿路上每一个遇见的村民都会热情地招呼大家来自己屋里喝口水、歇口气。

  重庆丰都县双庙村,是由5个自然村组成的移民新村。村里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显得有点冷清。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的到来,这里才逐渐热闹起来。

  2013年9月,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选点双庙村后,开展的第一项工作便是社区调查。由于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很多人甚至不识字,所以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统统没了用武之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便把一道道题念给老人和妇女们听,遇到年纪大听力差的,还要提高嗓门;遇到有村民不理解问卷题“究竟是啥意思”时,他们又耐着性子反复讲解。

  社区调查完成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村民的走访还在继续。“只有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情感,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真实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找到精准帮扶的需求点。”县红十字会秘书长李斌说。于是,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带上志愿者一起和村民拉家常,帮困难的留守老人做家务,还向村民发放捐赠衣物和生活用品。

  起初对红十字会和“博爱家园”项目整不明白的村民,慢慢地有了深入的了解。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常常有人问他们:“下次什么时候来?”

  双庙村地处山区,灾害频发,但村民对避险逃生知识却一无所知。重庆丰都县红十字会一边将“逃生广场”定为该村“博爱家园”项目的硬件工程抓紧建设,一边开展培训,讲解防灾减灾和避险知识,并组织村民进行逃生演练。

  针对双庙村的农业结构,县红十字会还邀请农技人员给村民讲解种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重庆丰都重庆丰都,肉牛之都”。鉴于肉牛养殖风险小、回报高、销路广,很多村民都希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但启动资金是难题。这时,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生计基金的作用显现出来。经过村民申请、村委会认证和红十字会审核,生计基金发放给了需要发展肉牛养殖的7家农户,资助每户村民购买2头肉牛,让他们实现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梦想。

  在社区调查过程中,李斌和同事们了解到,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看小病也要跑到县城去。于是,红十字会经常组织县医院的专家下来义诊,为村民送医送药。李斌还向县卫生局申请,将该村的卫生室建设纳入卫生发展规划。如今,村卫生室已建造完毕投入使用。

  “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的实施,也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乡镇(街道)和爱心人士的支持。”李斌举例说,“逃生广场”建好了,村支书李又江反映,为丰富村民文体生活,希望能在广场上整一个篮球架。经红十字会与三合街道办事处协商,由街道为双庙村提供篮球架,并出资3000多元将篮球架立在了广场上。现在,每到闲时,广场上常有村民打篮球的身影。

  李斌表示,县红十字会将继续积极协调,争取各方面支持,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我们也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提出方案,参与项目建设,把双庙村真正建设成村民自己的博爱家园”。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蓝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前和今后国家发展的长期重要任务。“博爱家园”项目的实施,不仅是红十字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主动服务民生的积极探索,更是政府精准扶贫的体现,而且也塑造了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品牌形象,有效带动了红十字基层组织在人道传播、生命救护、募捐筹资、志愿服务等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