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山东

山东淄博淄川区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来源:淄博学习平台    时间:2020年06月24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创新推出“3+3+3”文明实践教育阵地、“明理胡同”、“四点半课堂”、“1+4”共建洁净庭院等10项活动,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田。

创新案例一:“3+3+3”文明实践教育阵地打通线上线下连接群众“最后一公里”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探索建立“3+3+3”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阵地,线上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强国通”建立区、镇、村3级管理群和群众、党员、在外人员3个联系群,线下建立文明实践学校、“明理胡同”和文明示范一条街3个阵地,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般阳民生、志愿服务等内容,定期通过融媒体中心推送学习内容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学校,搭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生产生活融会贯通的桥梁,畅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信息联络渠道,截至6月18日,淄川区已建立文明实践工作群1807个,参加人员30余万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案例二:“明理胡同”——小马扎上的实践站

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村居街道中百姓拉呱聊天的聚集地建立“明理胡同”471个,安置便民小马扎,配备报刊箱,安排专人每天发送《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党报党刊供群众阅读。编印《中国之治的淄川故事》《讲习所》《文明实践手册》等资料,配备以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第一书记”为主的专兼职宣讲员506名,随时讲解理论政策和热点话题,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探索了一条走出办公大楼、走进胡同、走到群众身边的理论大众化“绿色通道”。“明理胡同”建设经验全市推广,入选《山东省基层宣讲100法》。

创新案例三:岭子镇志愿服务“街长积分制” 让文明实践落实落细落地

围绕乡村治理,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街长积分制”管理,每个村以自然街道为基础,每30至50户居民划分为1个街区,每个街区配备1名街长、2名副街长,负责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创建等文明实践工作。各村每月组织一次评议活动,组织村民代表现场打分,评议结果在“街区积分榜”公示。村民家庭卫生、参与志愿服务等情况会量化为积分,所得积分可到积分超市兑换洗衣液等物品,让村民从“看客”变“干客”做“主人”。

创新案例四:南苑社区“五老”志愿者建立实践站讲习所

淄川区将军路街道南苑社区71岁退休教师高名柱自2019年1月起,通过报纸、“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搜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等内容,每月编印一本《讲习所》杂志,放在实践站内供居民阅读。南苑社区依托实践站建立新时代讲习所,每月举办一次宣讲活动,由高名柱结合社会实际讲解《讲习所》杂志内容。现已编印《讲习所》18期,开展宣讲14次,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接地气,有活力、有温度,他的行为带动社区“五老”志愿者积极主动到文明实践站传授技艺,讲理论、讲政策,教书法、教舞蹈、教编织等,文明实践站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创新案例五:实践站里直播带货 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设立特色农产品展销专柜,展出本地陶瓷、琉璃、铁壶等地方特色产品以及小米、绿豆、樱桃等农副产品,并制作产品图文、短视频,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淄川融媒等平台广泛宣传,同时还在网络短视频平台开展“宣传部长带货”“书记、镇长、文明实践站长带货”等活动,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助推乡村振兴。截至6月18日,已在蓼坞村、北坪村、东庄村等文明实践站开展了直播带货活动,销售额达30余万元,点击量达400余万次,直播带货成为文明实践站的新品牌。

创新案例六:守望相助 志愿服务“1+4”共建洁净庭院

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脱贫攻坚,把目光和力量聚焦到空巢老人、特困群体身上,精准化、常态化志愿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文化作用,建立1名党员和周边4名邻居志愿者的“1+4”帮扶机制,每周至少一次到贫困户家中开展打扫卫生、整理庭院、聊天谈心等活动,定期评选“洁净庭院”和“好邻居”,并建立长效机制,每月评选出最美家庭、最美街道等在媒体上予以公示。截至6月18日,已建立“1+4”帮扶对子570个,设立公益岗位612个,为贫困户更新床单、毛巾等日用品1.7万余件,提升了贫困户的家庭面貌和精神面貌,激活了群众中蕴藏的正能量,发挥了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案例七:推广八段锦 强身战疫情

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围绕丰富广大群众居家防疫期间的文体生活,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在全区发出“练习八段锦 强身战疫情”倡议书,推广中国传统养生保健功法八段锦,每天两次在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小喇叭播放《八段锦健身功法》口令音乐,在“淄川融媒”推出八段锦教学视频,广大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办公室、家庭内就可收听、观看,并下载相关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健身活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共同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创新案例八:文明实践站“四点半课堂”为家长们帮了大忙

孩子下午放学后没人管、没人教怎么办?淄川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四点半课堂”,充分利用实践站的桌椅、图书、玩具等物品开展活动。每个课堂招募1至2名退休教师志愿者,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放学后校车直接把学生送至“四点半课堂”,由志愿者组织学生做家庭作业等,父母下班后从实践站把孩子接回家,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正常开放。“四点半课堂”在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没时间辅导孩子等问题的同时,还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创新案例九: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温暖大街小巷

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主动作为,整合志愿力量,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650余支,组织党员、志愿者到33个老旧小区开展联防联控“双报到”,发布招募令招募社会志愿者423名,为21支社会志愿者队伍授旗,全区3万余名志愿者筑起疫情防控“坚实堡垒”。开展值勤值班、宣讲知识、消毒喷洒、代办代购,建立“流动菜店”,启动27处爱心驿站等志愿服务项目,报道疫情防控“最美身影”“最美故事”,彰显“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价值底色,嘉奖1486名优秀志愿者。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服务广大群众,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成为疫情防控的一支生力军,受到了全社会的赞誉。

创新案例十:志愿服务“爱心餐厅”圆老年人“吃上党的免费饭”的梦想

针对村里80岁以上老人做饭难的问题,淄川区宗家崖、土古堆、十亩地等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设立“夕阳红食堂”“守望餐厅”等爱心餐厅,为孤寡、空巢、低保、残疾和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或一日三餐服务。做饭就餐设施、油盐酱醋、粮米蔬菜等均由文明实践站统一配备,并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捐赠,有的志愿者还担任厨师。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老人到实践站统一就餐,失能者则由“四邻”志愿者将饭菜送到家中,解决了老人“就餐难”问题。许多老人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进餐厅,感恩村里的好书记、好站长,感恩党的好领导,圆了他们“吃上党的免费饭”的梦想。爱心餐厅的设立也为全村百姓建立了一个“思想道德高地”,成为了百姓的“积善厅”。有的餐厅,百姓捐助的物资用不了,最后又分给了百姓,成为连接全村百姓爱心的文明实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