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上海

“爱心妈妈”一声唤,300人报名学雷锋——高行镇42位奶奶级妈妈连续八年做公益,探索志愿服务新型模式

来源: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    时间:2016年05月04日

  ●“爱心妈妈”们致力于各种公益志愿活动,全年风雨无阻在交通繁忙路口和公交站点开展文明劝导服务,在福利院无微不至地照料孤寡老人,在医院为患者提供引导服务;

  ●“爱心妈妈”志愿团体已顺利注册为民非组织“爱心妈妈志愿服务社”,并在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备性、队伍管理的规范性、服务活动的丰富性等方面进行探索;

  ●“爱心妈妈”志愿服务社也有人文关怀,新社员入社有宣誓仪式;“妈妈”们在一起唱经典老歌、跳健美体操、学民族舞蹈……

  在浦东新区高行镇,有一群特殊的“活雷锋”,她们由42位奶奶级的“妈妈”组成,平均年龄超过60岁,街坊尊称她们为“爱心妈妈”。别小瞧这群老“妈妈”,八年来,她们的志愿活动屡获殊荣,不仅涵盖交通协管、医院指引等小事,还深入军营、消防队当起了“兵妈妈”,甚至注册成为民非组织,朝着志愿服务组织化发展,探索新型的“高行模式”。

  八年公益,“爱心妈妈”们越活越年轻

  “爱心妈妈——这个温暖而响亮的名字,缘于我们这群社区老人的巾帼梦。”

  高行“爱心妈妈”志愿服务社副理事长董洁告诉记者,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街坊邻居聚在一起想为灾区做点贡献,但又不知从何做起,后来听说浦东新区妇联号召为地震灾区孤儿编织毛衣传递“手指尖的母爱”,一些退休在家的姐妹便自发组织起来,组建了“爱心妈妈”团队。

  后来救灾任务完成后,“爱心妈妈”们并没有随之解散,又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与来自辽宁执行世博会安保任务的武警8614部队开展军民双拥共建,当了184天的“武警妈妈”,与“兵儿子”们奋战在世博服务第一线。

  在“后世博”时代,“爱心妈妈”的志愿行动没有结束,她们致力于各种公益志愿活动,全年风雨无阻地在交通繁忙路口和公交站点开展文明劝导服务,在福利院无微不至地照料孤寡老人……“我们虽然退休了,但是参加了志愿活动,越活越年轻。”董洁表示。

  服务病人,工作微不足道但很知足

  别看“爱心妈妈”团队成员只有40多个人,但是高行镇却有着很多准“爱心妈妈”,消防中队、敬老院、阳光之家等都有她们的身影,尤其是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爱心妈妈”志愿者们更有着“一种无尚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感”。

  董洁介绍说,“爱心妈妈”市七医院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曾在数百名病人和家属的面前宣誓。每天上午市七医院门诊高峰黄金时段,“爱心妈妈”分别在预检处、自助挂号服务区、化验报告自助服务区、自费病人填卡处四个服务点为患者提供引导服务。

  董洁坦言初来医院志愿服务时,心里难免会紧张会不安,很怕耽误了病人,好在医院做了详细地岗前培训。后来投身服务后,董洁才发现医院的工作很辛苦,每个执勤的“爱心妈妈”早上不能睡懒觉,还要挤公交车去医院。有时遇到公交车误点,队员们就会自费坐出租车赶往医院,以确保及时到岗。上了岗位一站就得两个多小时,她们不仅要熟悉和牢记医院的布局,还要了解就医的整个程序等。

  “病人就医之前要先挂号,初次就诊病人我们要帮助他们填写病历卡,指导他们到各个诊室就诊、交费、取药等。”董洁如数家珍,虽然很辛苦,但是她觉得自己的服务能够为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减少不必要的往返折腾时间,“虽然这些工作都是微不足道,但我们很知足。”

  注册民非,成员吸纳注重质量

  高行镇党委副书记葛敏介绍说,“爱心妈妈”虽然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志愿团体,但是政府也加强了指导,并在2012年顺利注册为民非组织“爱心妈妈志愿服务社”,团队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在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备性、队伍管理的规范性、服务活动的丰富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首先,“爱心妈妈”团队制定了机构《服务社章程》、《志愿服务规范手册》等,全员民主投票选出了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队员参加服务有考核制度和时间记录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优秀队员,高行镇党委、政府的专项扶持资金也为服务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爱心妈妈”志愿服务社在人文关怀上也动足了脑筋。新社员入社有宣誓仪式,老社员离开有欢送仪式,哪位“妈妈”病了,服务社理事长与姐妹们会第一时间前去探望;“妈妈”们在一起唱经典老歌、跳健美体操、学民族舞蹈,社员想学什么,服务社就会请来专业老师指导。

  为了更好地传承“爱心妈妈”的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服务社招募新成员进行扩容迫在眉睫。然而,大家有一个共识,“爱心妈妈”作为一个志愿服务品牌,在成员吸纳上应注重“质”而不是“量”。为此,服务社制定了《社员招募计划》,同时在镇内4个社区市民学校分别组织了社员招募活动,迄今已有近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