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上海

嘉定:“邻里守望”里 “民”星闪耀

来源:上海志愿者    时间:2014年07月16日

  【王玉英】热心的钥匙代管阿婆

  嘉定好人的群体中有两位王玉英,这两位王阿婆同名同姓,却互不相识。可她俩做的一件件“小事”同样温暖人心。在嘉定工业区的娄塘老街上,就有这么一位众人交口称赞的好邻居——王玉英。她凭藉着自己的一副热心肠,与邻居们结下亲如一家的邻里情,深受大家的信赖。信赖到什么程度?竟有15户邻居,不约而同地把自家的钥匙托付给了王玉英,请她代为保管。而王玉英这一管就是10多年。

  “今天怎么没看见对面的南老师出门?”带着疑问,王玉英拿起钥匙,直奔独居老人南祝的家。开锁、推门、上楼,熟悉得就如同到了自己家一样。原来,这两天,南祝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正在卧床休息,得知他并无大碍,王玉英这才放下心来。不一会儿功夫,王玉英又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粥端到了南祝的床前。像南祝这样把钥匙托给王玉英保管的独居老人还有两位。

  在王玉英家中,有邻居们委托王玉英保管的15串、共31把钥匙,钥匙中不仅有大门钥匙,甚至还有卧室钥匙、橱门钥匙。为了防止弄错,细心的王玉英还在钥匙上做了标记。不仅是代管钥匙。12年前,王玉英还主动承揽了帮大家代收房租的差事。对于每一笔代收来的租金,王玉英都会详细记录,从未出过差错。如今共有25户邻居的房租由王玉英代收,老邻居们只需每隔半年左右到她这儿拿一次,十分方便。

  在外人看来,帮邻居代管钥匙、代收房租等纯属分外事,但是十多年来,王玉英从没觉得麻烦:“人跟人之间最难得的就是信任,大家相信我才会托付我,做这些事,我乐在其中”。

  【王玉英】棉鞋奶奶千针万线总关情

  另一位王阿婆,是家住菊园的78岁居民王玉英。从2006年开始,身有残疾的她每年都会手工缝制棉拖鞋,送给社区的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8年来已累计送出1000余双。千针万线缝制的棉拖鞋,驱赶的不只是身体的寒冷,更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温暖。

  2006年的时候,王玉英在电视上看到独居老人缺少过冬衣物的报道,便萌生了给社区里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做鞋的念头。第一年做了10双,委托居委送给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当得知老人穿着新鞋赞不绝口的时候,王玉英也感觉到十分的满足。没想到,这一做就是8年,穿过王玉英做的棉拖鞋的人已经有1000多人了。

  在王玉英的感召下,社区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专门成立了巧手睦邻点,如今每天都有志愿者来一起学习做鞋,送给社区里的困难家庭。在王玉英手上传递的不仅是做鞋的技艺,更是那千针万线穿起的人与人之间互助解难、无私奉献的关爱之情。

  【费玉琴】买菜为邻里五年如一日

  嘉定工业区南苑二村44号,有一位热心的"菜篮子",每天义务为邻居们带小菜,她叫费玉琴,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费阿姨"。

  2009年,买菜回家看见生病邻居的费阿姨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为啥不在每天自己买菜的时候顺便帮邻居们也带点呢?渐渐地,费阿姨每天最多要带买10家人家吃的小菜,平均每天都有十几斤的菜要买,她自己的脚踏车已经放不下了,就喊上老公开摩托车带她去买菜。费阿姨的老公每天早上7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去上班,所以他们俩5点半就要去菜场买菜,往往早饭也顾不上吃。为了淘到新鲜又便宜的蔬菜,费阿姨和爱人袁师傅常常要清早骑车到路途较远的胜辛菜场去买菜。

  【成怀宝】“邻居胜似亲人”

  成怀宝是真新街道丰庄一村村民。因为一根小小的门铃线,他与隔壁的九旬阿婆结成了一段非亲非故的母子情,至今已延续了十多个年头。平时,阿婆生活中买菜洗衣、烧水做饭、看病配药等都有成怀宝的身影。十几年过去了,他成为余阿婆的“编外”儿子。

  在成怀宝家的进门处,有一个特殊的门铃。原来这是他设计的“报信救急门铃”。为了更好地照顾到阿婆,让她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自己,他从自己家将线路接到余阿婆家,这样余阿婆有什么事就方便了。只要一按响响门铃自己马上就能知道。

  成怀宝说,只要一听到门铃声,他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放下手头的事,快步跑到余阿婆家。

  十多年里,阿婆只要在家不小心摔倒了,心脏病复发了,出门买东西了,吃东西噎着了,要晒被子了……无论大事小情,只要门铃一响,成怀宝都会及时跑来帮助余阿婆。

  而在成怀宝眼里,余阿婆这位邻居胜过自己的亲人。

  【孙越】和“上海亲戚”一起过年

  孙越,嘉定工业区福蕴社区里的新居民,他倡议组织成立的“新嘉定人志愿服务队”经常为居民提供美容美发、法律咨询等各种服务。他与社区独居老人结对、关爱老人生活;定期上门为瘫痪卧床的老人理发;成立“爱心基金”,帮助社区内的困难群体。从2010年开始,孙越与其他热心肠的新居民一起,先后建立了“新上海人合唱队”、“社区论坛”、“志愿服务队”等载体,为新居民这一群体与常住居民之间搭建起了互动的桥梁,既发挥了他们的技能和服务热情,也使他们更快地找到在这座城市的归属感,使社区变得更加温暖。

  【蓝天妈妈】“蓝天妈妈”齐行动,公益募捐暖人心

  南翔镇丰翔社区的“蓝天妈妈”爱心衣社是一个由社区居民组成的民间慈善组织。发起人宋女士4年前看到了朋友从四川甘孜贫困山区带回来的一些照片,萌发了为照片中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募集衣物的愿望。此后几年,“蓝天妈妈”公益募捐得到了越来越多热心人的支持。目前,这个爱心团队人数已经达到20多人。在一次联合怀少学校发起的“蓝天妈妈捐冬衣”活动中,衣服把教研室都堆地满满的,车辆刚去拉完那些衣服,马上就又收集满了,那场活动累计收集了4500多件衣服用品,让蓝天妈妈们感动万分。

  每年“蓝天妈妈”们都会开展衣物募捐活动,社区也给予支持和配合,同时利用“金地论坛”和“南翔生活网”等本地媒体对外宣传,4年来该活动已遍及苏州、常熟、江阴、深圳等地。

  【夏关德】外冈镇“老大人”调解纠纷

  老大人是农村里对有威望长者的尊称。在外冈杏花社区的"老娘舅"工作室、新苑社区的"逢五说事"谈心室都是"老大人"带头建立的,邻里之间有什么纠纷矛盾,对社区管理有什么疑点,居民们都会来找他们。迄今为止,已调解纠纷25起。夏关德是邻里守望志愿者,外冈杏花居委"老娘舅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在一次接待来访中,他了解到冈峰新苑的杨某和施某是上下楼邻居、施某经常向楼下倒菜汁、污水,沾染了杨某家的窗台和雨篷,为此,两家一直争吵不休,关系十分紧张。在老夏的调解下,施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要年逾80岁的老人去清除污垢,又有些不和情理。于是,老夏自己用梯子爬上窗台,用刷子蘸了碱水反复擦洗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清除干净。老夏以自己的言行倡导邻里和谐,在他的感化下,杨、施两家重归于好,并主动要求参与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为了"老大人"中的一员。

  看到社区、敬老院内孤老、失独老人等缺少关爱,"老大人"们就自发组成爱心编织队,编织帽子、围巾、手套等无偿赠送给老人们,并时常去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今年端午节,老大人们筹备开展了"粽情飘香话端午 邻里和睦促和谐"盲包粽子比赛,她们早早采购好原料,组织好人员,活动当天包了600多只粽子,分别送给了社区老党员、独居老人、残疾人、低保人员等家庭,让他们分享到节日快乐和邻里的亲情。

  【张彪】袖珍报童义务送报13载

  每天,一辆破旧的儿童自行车奔走在嘉定安亭镇联西村联民花园居住区,骑车人张彪是个身高不足一米二的袖珍人"报童"。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每天免费为村民送报,至今已整整13年。

  张彪肢体三级残疾。初中毕业后,张彪休学在家,帮父母照看自家开的杂货店。1998年,村里建造大型农民居住区--联民花园后,村民先后搬来这里居住。2000年,张彪偶然发现小区门卫室堆积的报刊信件,便主动揽下了送信送报纸这桩事。联民花园占地500多亩,面积可不算小,一圈兜下来不下2公里。张彪用儿童自行车,在后车架上固定了一只装报刊、信件的铁制箱。订户数超过150家,报刊种类和份数也从原来的十多种百来份增加到数十种500多份。每天三趟来回送报近8公里路程计算,一年下来2800多公里,13年,张彪为邻里义务送信就是3万多公里。

  【桂建明】为群众理发不收费

  义务理发36载,助老为民不懈怠的嘉定区安亭镇春盛苑社区志愿者桂建曾经获评2012年度全国优秀志愿者。桂建明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但他除了会干农活之外,还有一门理发的手艺。别人是靠手艺吃饭,但他却愿意免费理发,而且送服务上门。

  多年来,桂建明免费为村民理发上万次,光剃头刀就剃坏了十几把,对于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瘫痪病人,他热情主动地定期上门服务。由于桂建明态度良好,而且不收费,渐渐名声在外,就连邻镇也有不少人前来光顾。如今,老桂还扩大了服务地域,走出安亭,为昆山花桥、青浦重固、白鹤等地的孤老、重病老人上门免费理发,他的热心永不退,好事做不完,他是春盛苑社区志愿服务队里的"志愿服务大忙人"、"助老助残大明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活雷锋。乐于助人、不计报酬的桂建明不限于为人理发,谁家水电表坏了、自行车摩托车发生故障、排水管堵塞、房屋漏了……只要他知道,即刻上门,手到"病"除。每逢暑假,老桂还开办起了"桂建明家庭暑期图书室",取出儿时省钱购买、收藏至今的800多册英雄人物和名著连环画,定期向社区里的孩子们提供阅读,给孩子们讲故事,桂建明的图书室成了传播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