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上海

发挥草根领袖作用 搭建邻里服务平台

来源:上海志愿者    时间:2014年07月16日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嘉定工业区创设载体、畅通渠道,挖掘和培育村、社区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助人为乐、在群众中有号召力的“草根领袖”,并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核心,因势利导,积极搭建“爱心服务社”、“百姓编创组”、“民情理事会”、“新上海人志愿队”、“组务工作站”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平台,团结和凝聚周边的群众。进而逐步探索出以草根领袖为“点”、以服务平台为“线”、以基层群众为“面”的“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工作模式,营造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王玉英——爱心服务社

  娄塘社区居民是有口皆碑的好邻居。十多年来,她为邻居们量血压、带邻居看病、代收晾晒衣物、代取信件快递、代缴水电费,还为邻居保管钥匙。王玉英用自己的热心与真诚回报邻居的信任,15把大大小小的钥匙让她获得了“钥匙阿妈”的美名,各级媒体对王玉英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前不久她还荣获了2013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荣誉。

  为了把王玉英的爱心正能量发散出去,娄塘社区成立了“王阿姨爱心服务社”,将社区志愿者的力量集中起来,为居民服务。爱心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居民,其中包括10名独居老人和25名60岁以上老人。爱心社提供许多颇有新意且实用的子项目服务:“爱心管家”组织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为有需要的居民进行装潢修补;“临时家长”由志愿者关心社区里的双职工家庭,为他们在下班之前看护小孩子;“计卫窗口”提供测血压、宣传计生卫生政策等服务;“老舅妈室”则负责调解邻里纠纷……今年正月十五,爱心社里的志愿者们集结起来,为社区里的几位独居老人包汤圆、唠家常,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的元宵佳节。

  在帮助社区居民的同时,“王阿姨爱心服务社”自身也在不断成长。针对成员年龄普遍偏大的问题,娄塘社区与园区入驻企业积极接洽,吸引年轻党员加入到服务社的队伍中来。前不久,沃尔沃中国区党委研发支部成立了“王阿姨爱心服务社”沃尔沃分社,召集支部青年党员积极参加服务社的志愿服务行动,使得王玉英“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

  陈延仁——百姓编创组

  家住越华社区的陈延仁是一名退休教师。他2005年的时候落户此地,见邻居们沉湎于看电视、打麻将中,业余生活枯燥单调,便自告奋勇地为他们编辑创作一些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教他们唱歌、唱戏、写书法。

  陈延仁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编创了表演唱、戏曲、小品、说唱等60余个节目。这些节目经过编纂整理,如今被收录在他的作品集《吾伲的好日子》里。“十八大”召开以来,他更是结合时事,编写了《唱唱中国农民梦》、《赞中国梦》等多部文艺作品,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被广泛传唱。他的作品《“四风”害处多》受到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燕爽的肯定,并被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摄录为市级宣教节目。

  为了发挥陈延仁以及和陈延仁一样的文艺志愿者的特长,工业区党工委宣传部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百姓编创组”,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读本《百姓话坛》。有了组织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陈延仁如鱼得水。他和其他“百姓编创组”成员一起,根据居民身边发生的事,结合法律知识,医药知识和礼仪知识等编写信息、文章,刊登在读本上。这样的形式,不仅拉近了理论宣传与百姓的距离,更让百姓从理论宣传的体验者变成了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极大地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

  孙越——新上海人志愿队

  “上海女婿”孙越来自余杭,到嘉定已有12个年头。开网店创业的他在赚钱之余,想到的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特长帮助社区里的其他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实践,他将着力点定位于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腿脚不便、缺乏网购常识的老年人提供网络代购、送货上门等免费服务。如今的他成了福蕴社区里家喻户晓的好心人。年长的居民见到他,除了叫他“小孙”以外,更称他为“社区里的‘小京东’”。

  “小京东”所在的福蕴社区注意到了这位热心肠的小伙子,为他提供场地、资源等必要的支援。在为居民提供网络代购的过程中,孙越渐渐觉得,仅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服务的范围和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在福蕴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的支持帮助下,福蕴社区“新居民党支部”和“新居民管理委员会”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组建起一支“新上海人”志愿服务队,由孙越担任队长职务。当上队长之后,孙越比以前更忙碌了,他一边要照顾网店的生意,一边要帮助社区居民。所幸他集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居民伙伴,其中有社区门前商业街上美容理发店的店长、在工业区入驻企业里上班的高级白领、拥有硕士学历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上海人”,都把福蕴社区当做是自己的大家庭。队员们团结在一起,清理打扫社区楼道、为有困难的居民进行爱心义卖、提供代购和理发等公益服务。

  除了服务以外,服务队的队员们还创新方式方法,加强自我管理。他们每2个月定期举办“‘有一说一’福蕴事大家谈”新居民论坛,围绕“房屋租赁的问题与烦恼”、“医患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等当下社会热点和社区中普遍存在的民生话题开展讨论;成立“新居民爱心基金”,为社区里罹患重大病或遭遇突发性困难的居民募集善款。目前,“新上海人志愿队”已成为社区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

  周炎明——民情理事会

  周炎明是越华社区居民,也是一名热心社区事务的志愿者。他虽已退休,却仍充满活力,身兼楼组长、学习小组读报员、“同心园楼组自治”项目负责人等多个职务,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社区。周炎明对社区里大大小小的情况都十分熟悉,他人缘好、威望高,居民的家庭矛盾、邻里间的纠纷,都少不了他出面调解。2010年,越华社区党总支成立“民情理事会”,邀请他作为理事会的接待员。

  “民情理事会”是越华社区在“党员之家”基础上创设的群众来访接待制度。每逢周三,当值的党员志愿者在上午8点到10点期间接待社区居民,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社区党总支,协商解决办法。除了值班接访外,周炎明还会和其他接待员一起开展回访和巡查,主动发现新问题,了解原有问题解决落实的情况,认真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经过4年的运作,理事会已成为社区党总支畅通民意,化解矛盾的重要渠道。4年来共解决了150件居民提出的大大小小的意见建议及问题,其中不少为居民所称道。越华社区通过民情理事会,为周炎明这样的热心人提供施展所长的平台,让他们在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同时,能够带领居民一同参与到社区事务的管理中来,促进居民自治氛围的形成。

  周家贞——组务工作站

  年过七旬的周家贞是娄塘村远近知名的“赤脚医生”。她正直、善良、古道热肠,义务担任村里残疾人康复医生的职务。她定期会为全村80余名残疾人上门进行康复保健,还会为全村18名精神病人送药上门,在为村民服务中显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娄塘村三组的组务工作站成立后,周家贞受邀担任了站长职务。组务工作站建在村头,工作涉及社会救助、双拥优抚、老龄、残联等多方面内容,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桥头堡”与“根据地”。站长是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统计员、租赁员和监督员这“六大员”合一的多重角色。每月6日,周家贞会和其他几位同志一起来到村里监督检查村务公开。遇到谁家有纠纷,她还会参与调解,让矛盾消弭在萌芽状态。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某天她去组里一家仓库抄表收水电费,算出来实际收到的电费比抄表数字少了一千元。周家贞觉得她肩负着组里村民的信任,一定要对此事有个交代。经查是一家租赁户偷电,在村委会和工作站的共同调解下,租赁户当即缴全偷漏的电费,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组务工作站模式运作以来,基层村民的大部分投诉、咨询、疑惑、建议,都能在组务工作站中得到回应与解决,大大缩短了政府部门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距离,努力使他们办事“少走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找一个人”,真正将“知民情、传民意、解民忧”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