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上海

上海市静安区以社会组织文明创建为抓手 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

来源:上海市文明办    时间:2014年06月13日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并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按照中央文明办“三关爱”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工作要求,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截至2013年底,该区共有社会组织454家。由于静安区商业商务发达,老龄化程度较高,为“白领”、“白发”人群和社区各类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已达到430余家,户籍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约为15个,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静安区根据自己的特色,把社会组织作为志愿服务的承接和实施主体,发挥社区组织专业化和第三方的独特优势,逐步形成了“社会组织搭台,社会各方参与,社区百姓受益”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模式。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社会组织是为了满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它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与“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相吻合,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相一致。在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支撑下,静安区按照“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纽带,以凝聚为共识,以创建为载体”的工作思路,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组织文明单位测评体系,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通过党建联络员把创建要求传达到社会组织,积极发挥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枢纽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文明创建。2006年以来,先后评出区级文明社团、文明社会组织共计44家,这些社会组织经过多年耕耘,许多已经成为静安区社会建设领域的排头兵和领路人。

  参与文明单位创建后,社会组织以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极大地增强了践行社会责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各社会组织把文明创建视作自身在行业内树立领跑、标杆地位的重要举措,形成了以创建促志愿的良性循环。

  2、以工作机制为保障,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各社区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推进过程中,形成由社区党工委领导,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为核心,社区(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统筹协调,居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归口管理,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实施推进的工作体系。开展了包括家政服务、亲情陪伴、应急救助、心理抚慰、健康保健、节庆慰问、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各类项目,在为老、助残两大服务领域实现了志愿服务全覆盖,实现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各类社会组织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组织的良性发展,赢得了民心和口碑。

  3、以项目化运作为载体,提高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各社区在对辖区内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孤老、困难儿童、农民工子女、外来务工者、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的需求进行排摸的基础上,建立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需求档案。各社会组织把社区居民的需求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专业化的运作,实现项目落地,把需求变为现实。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的“幸福童缘”项目,为青少年提供智力开发、兴趣拓展、社会实践等各方面服务,从每一个孩子的细微感受入手,引导孩子学会融入集体、学会分享、感受与父母在一起的亲情和快乐,缓解“新上海人”和困难家庭的生活压力。 “新申·社”主题沙龙项目则针对静安寺商圈商务楼宇“新上海人”大量集聚的特点,以他们的愿望需求为导向,开展普法教育、金融理财等培训,组织举办交友、减压旅游等活动,为新上海人提供启迪思想、展现自我的舞台。

  4、以社会协同为举措,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构建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是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重头工作,如能把社区内的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会机构视作彼此依赖、相互依存的生活共同体,就有助于形成一方有求,八方驰援的志愿服务格局。静安寺街道有华东、华山两家三甲医院,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就医环境,缓解医患矛盾,静安寺社区综合党委组织社区内“两新”组织白领青年骨干,驻区机关、国有单位的青年代表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开展“班前一小时”导医服务。在此基础上,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承担起医院周边的导医、导路志愿服务,营造便民利民的就医氛围。

  5、以社会化动员为手段,凝聚志愿服务资源。在静安,不少企业和个人都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和项目。南京西路社区金钥匙服务业发展中心看到了民间蕴藏的志愿服务能量,积极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对接平台,用一张爱心网络聚合社区各方资源,在施助者与受助者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从最初单纯的为老服务延伸至为残疾智障人士、特困学生、双拥优抚对象等群体开展助医、助学、助残、助困等30余项服务。参与的志愿者不仅有本地居民,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外籍人士。此外,还组织动员波特曼丽嘉酒店、上海邮电医院、东亚银行、上海移动等百余家社区单位参与各类便民志愿服务。

  6、以培训表彰为激励,加强志愿者队伍凝聚力。青凤老年人护理服务社实施的老伙伴计划,以固定结对的互助服务形式,为80岁以上的孤老提供理发、扦脚、洗衣、居家打扫等服务项目。为提升志愿者的自我价值感,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服务积极性,加强志愿者队伍凝聚力,服务社以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健全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为手段,为家政服务员免费提供上岗等级职称专业培训、体检服务、观光游览,开展家政服务员和护理员的星级评定及表彰,培养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且相对稳定的为老服务队伍。

  7、以社工带志愿者为探索,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为有效整合社工、志愿者资源,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实现互动合作,共同进步,激发志愿服务活力,静安寺街道阳光助残社工师事务所以社工为核心力量,同时整合专家、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开展助残服务,形成以社工引领、专家介入、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开展多项改善残疾人生活、促进社区融合的活动。其组织的静安寺街道残疾人文化活动项目,为辖区内的视听残疾人士播放无障碍影视、提供交流互动平台,提升文化素养。志愿者在社工带领下参与项目需求评估、项目执行和结果评估工作。除现场支持工作外,还与参与活动的残疾人士沟通交流,了解残疾人需求,改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