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辽宁

大连市千名志愿者给进城孩子擎起一片天

来源:大连文明网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第一个学生叫杨庆勇,我们3名老师就辅导他一个。有时在他家地下室,有时在我家,差不多辅导了3个月,终于把孩子送进了小学。 ”迎着春日阳光,王秀敏一边抹着桌子,一边回忆着10年前的细节。

  在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和社区,外来务工子女社区学校在小区里毫不起眼。说是学校,也就6间小屋、100多平方米,可每到周三、周六,100多个孩子将这里挤得满满当当,王秀敏和另外两名老师忙得不亦乐乎。

  王秀敏既是专职老师,也要客串保洁员、协调员的角色。2004年,在35中当教师的她下沉到社区,开始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当时进城打工的家长都愁孩子入不了学,因为文化课成绩差距大通不过入学考试,即使孩子进了学校也跟不上。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没怎么上过学,不仅没法辅导孩子,也没钱带孩子去补课。 ”于是,王秀敏和两位退休职工办起了义务“文化辅导站”,开始尝试帮助这些孩子。

  文化课差、胆子小是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通病”。说起女儿何牟的变化,从重庆万州来大连打工的牟一珍有些激动:“两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何牟哭着不进门,上课也不敢举手。现在,孩子不仅经常主动上台表演节目,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名列前茅呢! ”

  留级两年的孩子跳级了,不愿意洗头的孩子变干净了,二三十分的英语成绩提升到八九十分了……在社区学校,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这些变化得到越来越多进城务工人员的认可。王秀敏说:“虽然我们这不是正规学校,可我们也开设礼仪课、国学课、特长课,有机会还带孩子出去参观长见识,让他们真正融入到这座城市。 ”

  一些家长对王秀敏感激不尽:“给我吃的,几天就吃完了;给我捐款,几天就花完了;让俺的孩子上学,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

  在王秀敏的带动下,大学生志愿者也抢着来社区服务。王秀敏保存的签名册上,1000多名志愿者的名字次第排列,他们教过的孩子也已超过2000人。

  3月26日下午一点,小学都放假了,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荣民街的一栋居民楼却热闹起来。

  6间摆满桌椅板凳的小屋,100多个热热闹闹的孩子。身材不高的王秀敏一边忙活着给孩子们分教室,一边指挥着二三十名大学生志愿者各就各位,不一会,朗朗的读书声从小区里传了出来。

  从黑龙江来大连的杨淑清脸色黝黑,她和几名家长搬了小圆凳坐在屋外。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打在身上,也打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心里。

  “好,高兴。”“解决俺们老大问题了。 ”“孩子英语原来就二三十分,现在回回90多分。 ”提到社区学校,几名家长掏出了心里话。

  2004年,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唯一“专职老师”王秀敏,没想到自己一晃干了10年。五次易址,数次更名,从三个老师发展到现在1000多名志愿者,这个“业余”学校圆了很多打工者的城市梦,也圆了2000多名农村孩子的“上学梦”。

  三个人建了一所学校

  “第一个学生叫杨庆勇。”王秀敏回想起10年前,所有细节还清清楚楚。

  她本是 35中的在职教师,2002年来到社区,开始是教老年人学英语,后来发现街道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拖家带口的,很多孩子因为文化课成绩差,“要么通不过学校的入学考试,要么进了学校跟不上节奏。 ”

  发现这个问题后,2004年,她和街道商量,开始调整社区教育方向。

  社区学校的前身叫 “文化辅导站”,三个人,另外两个是60多岁的退休老人。 38岁的王秀敏理所当然地成了“主力”。

  “辅导了3个月吧,这孩子终于通过了入学考试。 ”对杨庆勇印象这么深,倒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个”,也不是“三对一”下了太多功夫,而是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教育上的差距深深触动了她。

  大连海军广场街道是大连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能占到30%。卖菜的,打小工的,条件都不太好,父母也没时间管孩子。“当老师的,都是这样,咱不能看着孩子在外面辍学流浪啊? ”王秀敏就像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的魏敏芝,她目标是“一个都不能辍学”。

  慢慢地,“文化辅导站”的名气大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领着孩子来了。“一些人住在好几公里外,在其他街道,也把孩子往这送。”

  重庆万州的牟一珍刚进教室,就被王秀敏拉拽到凳子上,“快给记者讲讲咱姑娘何牟。 ”自豪的就像是何牟是她自己闺女。 “两年前刚来的时候,胆儿可小了,上课手都不敢举。现在敢主动上台表演节目,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牟一珍拿出一份成绩单,英语100,数学、语文都95分以上,激动得总在重复一句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王老师了。 让俺们的孩子上学,这是一辈子的大事。 ”说到这,性情豪爽的王秀敏眼圈也红了。

  一个学校引来上千志愿者

  每次上课,王秀敏都要准备两个本子,一个学生签到,一个志愿者签到。

  10年时间,社区学校攒了一大摞的签名册。从原来的一个孩子,现在已经发展到每次上课100多个孩子,一共有2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来到这里。

  留级两年的孩子跳级了,很少洗头的孩子干净了。王秀敏说,虽然是个“业余”学校,但是这个坚持10年的地方,让很多孩子学到了知识和做人,有了自信。她不仅给孩子们补习文化课,还教授礼仪、国学、特长课,有机会就联系外面的企业、大学,问人家能不能领着孩子去参观,很多单位真的敞开了大门。

  王秀敏本来很愁,孩子多了,她一个“专职”教师根本忙不过来。当初的“三人团队”有两位已经力不从心,退休干部刘鹤年今年快80了。每到上课还要过来,教年龄最小的孩子。不过,王秀敏的坚持却不知不觉地带动了一批批的大学生志愿者,给社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你看,上次来了好几十个,屋子里根本都装不下了,我都愁死了。我给他们打电话,说你们能不能错开时间? ”3月26日,王秀敏翻开一个大本子,指着上面一大排名字开心地“抱怨”。

  张大鹏,大连海洋大学的在读硕士,一年前来社区学校做志愿者。因为学历高,他被分配到了“高年级”教学。“感触太深了。”张大鹏说不光他教孩子,孩子也给他上了一课。 “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小哥俩,哥哥每天上学都跑步去学校,就为了省下几毛钱,让弟弟坐车去学校。 ”这些孩子爱学习,爱提问,每次布置问题,底下林立的小手让他感受志愿工作的巨大意义。

  只要张大鹏们过来,一字不识的杨淑清们就站在门口看。王秀敏说,“下课了,孩子们都是90度鞠躬,说谢谢老师,您辛苦了。把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感动得个个噙着泪儿。 ”这个简陋的“社区学校”,不仅是孩子们在城市里的一块专属的小天地,也让太多打工家庭感受到城市的一份心。

  “孩子有一点进步,我这心里都开花了。 ”48岁的王秀敏说,从3月27日开始,社区学校开始装修,海军广场街道打算好好修一修,要让这个学校走得更远,更好,这让她更觉得有盼头。

  10年坚守汇聚爱河

  屋角的墙皮被水泡得发霉了,6间小小的教室容纳了100多个孩子,五次易址,数度更名。大连中山区这座简陋的外来务工子女社区学校,在度过了第10个年头后,不仅大门依然敞开,而且正变得越来越好。王秀敏和成百上千的年轻志愿者,以他们的方式给农村孩子献出了一份城市爱心。

  到城里去,当一名市民,这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梦想。农民、市民虽是一字之差,背后却是一道社会难题。给进城的孩子补补功课,帮他们树立一点自信,度过转学的困难期,在宏大的城乡命题中,这是细枝末节的部分,但是,正因为涓涓细流般的坚守与行动,给了外来孩子一个融入城市的机会。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社区学校只是他们人生中一个短暂的中转站。 1000名志愿者的服务让这个小站变得温暖动人。希望这份爱心走得更远,让更多进城的孩子保持他们对美好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