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天津

天津和平区朝阳里社区“三融合”让志愿服务精神广为传播

来源:中国文明网    时间:2016年06月28日

  朝阳里社区是全国志愿者组织发祥地。从1988年10月成立13人服务小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28年间,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163人,占居民总数的19%;其中党员90人,占总数的8%。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不断拓宽,由最初单纯解决困难群众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发展到目前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社区科教、文化、体育、卫生、治安、再就业、环境建设、心里调试、法律服务等等10多个系列项目。

  一、与社区党建相融合,志愿服务活动日趋制度化。朝阳里社区把志愿服务与基层党建相结合,采取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社区志愿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强化党组织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引领和指导。制定实施规范的《章程》,成立理事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评价考核内容,确保志愿服务组织职能发挥到位。依托天津志愿服务平台,运用二维码、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技术,对1173名志愿服务者实名注册,及时记录志愿者服务内容和时间,为定期表彰回馈提供可靠依据。开展“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组织党员“认岗”“认亲”“认难题”,在楼门内设立了卫生保洁、扶危助困、民事调解、社会治安、就业指导、文体指导、园林绿化、教育辅导、政策宣传、党风监督等十大先锋岗,采取党员自愿认领和组织协调的办法推动实施,认岗率达到社区党员人数的70%以上。把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社区党建,党员志愿者带头“认亲”,与困难人群、空巢老人结成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对子,提供亲情式的日间照料和经常性的精神慰籍服务。以招标形式号召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认难题”,使涉及居民出行、工程施工、就业就学等方面的100余个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与居民需求相融合,志愿服务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朝阳里社区以居民需求为第一信号,积极作为,为老百姓分忧解愁、为党和政府助力做劲。社区在坚持每年开展“万户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更新志愿服务项目,将“送煤、送菜、送炉具”为主要内容的“老三送”升级为以“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的“新三送”。针对居民从“满足生活必需”向“追求文化小康”的需求转变,以普惠民生为宗旨,提供“定制化”服务,活动内容由最初单一面向困难群众解决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发展到目前面向社区全体成员、涵盖社区科教、文化、体育、卫生、治安、再就业、环境建设、心里调试、法律服务等10多个系列,囊括“心目影院”、“关心老年人、关心育龄妇女、关心城市新居民、关心散居儿童”等70多项活动,受益人群近8万人次。广大社区居民不仅在接受帮助中结交了朋友、得到了快乐,更深化了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由最初的旁观审视到现在的积极参与,很多居民一家两代、甚至三代人都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为邻里搭把手、为社区出份力”成为习惯和自然,凡人善举式的“学雷锋、做好事”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三、与社区文化相融合,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朝阳里社区把“有爱心学志愿者、有能力做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志愿服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浓厚氛围。他们把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残疾人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快乐营地”(儿童之家)、文化活动室、市民学校、志愿服务广场建成志愿服务活动阵地,把文化艺术团、理论学习小组、太极拳队、书画组、国学班、模特队、京剧队等18个社区打造成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科学普及、环保知识、法制宣传、体育健身指导、文艺培训、书画辅导等“六进社区”活动,每季度在社区广场举办集中咨询服务;组织“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讲述志愿服务“好故事”;创作主题歌曲,颂扬志愿服务精神;建成社区志愿服务展馆,展示发展历程。开展关爱“老雷锋”行动,激发志愿者再作奉献的热情,使志愿者本人和他人感到奉献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