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北京

北京西城区空巢老人有了“私人服务队”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4年12月01日

  “助老服务队”、“成长加油站”、便民服务岗……西城区开展的“邻里互助守望幸福”志愿服务活动覆盖了社区生活各个领域,受到居民好评。

  据悉,“邻里互助守望幸福”是由西城区文明办、西城区社工委和团区委等单位联合开展,组织了近1000支志愿服务队,17万余名志愿者参与,主要服务社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流动人口子女等群体,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

  “包户制”催生“邻里守望”

  闹市街头有义务向导,街道社区有助老服务队,中小学里有助学青年……西城区已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600余支,团体会员260家,17万余名实名注册志愿者,约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4。3%,他们来自社区、医院、学校、公益组织等,实现了志愿服务网络遍及全区各个角落。

  “邻里互助守望幸福”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于今年3月2日,是在西城区三十一年学雷锋“综合包户”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志愿服务公益化、常态化的系统工程,主要针对空巢老人、残疾人、流动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

  空巢老人每天有人联系

  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工作人员介绍,260家团体会员依托社区或者与社会组织合作,定期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中宣部发挥专长优势,把志愿服务送进西长安街老年自助学堂,国家电网党员志愿服务队长期在西城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等特殊群体开展帮扶……

  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动员驻区、区属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进入社区,与空巢老人和残障人士结对,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形式开展“四有服务”,即日有联系、周有探视、月有活动、年有慰问,帮助居民特别是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西城区15个街道、256个社区,已实现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的志愿服务全覆盖。

  志愿者均经过专业培训

  谈心聊天、打扫卫生、外出陪护、探望慰问、陪同看病、法律讲解、爱心捐赠……这些由社区“助老服务队”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涵盖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吴才天子介绍,街道共有9个社区,每个社区分别有助老、助残、助学、助困等不同侧重点组织志愿服务队,且每名志愿者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上岗证”后方能上门服务老人。

  吴才天子介绍,石头社区的服务重点是“助老”,共有5个由退休人员组成的“助老服务队”,服务于社区90多名空巢老人,并将老人分为ABC三类针对性服务。如石头社区“助老服务队”一队的7名志愿者,“承包”17名老人,每周至少上门看望一次,帮助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谈心聊天等。也会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户外运动、英语学习班,开展“厨艺比拼”、节日晚会等文娱活动等。

  ■ 对话

  “外来人员子女可享36项志愿服务”

  针对西城区开展的志愿活动,西城区文明办副主任王萍和西城团区委副书记、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朱博接受了新京报的采访。

  新京报:西城区今年有什么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答:针对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了“菜单式”服务计划,为10所打工子弟学校62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8类36项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专业志愿者团体针对“失独”家庭推出“聚爱·暖心”服务。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美丽西城 留下最美夕阳红”志愿者摄影比赛,号召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新京报:“邻里守望”系列活动有何突出案例?

  答:大栅栏街道的“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中,社区“助老服务队”志愿者、街道办、大栅栏工商所等都开展了很多活动。同时,近年推出的给盲人讲电影的“红丹丹”志愿服务团、全市首家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

  新京报:除“助老服务队”还有什么典型服务队?

  答:以大栅栏街道三井社区为例,“成长加油站”请大学生等为社区流动人口子女上课,开设国学讲堂、法制小讲堂等。“爱心畅行指南针”项目设立了三井社区便民服务岗,常年坚持为地区游客、居民义务指路,并向游客提供应急盒和茶水供应。

  新京报:大栅栏街道的“邻里守望”活动继承“综合包户”,与以往相比有何特色?

  答:学雷锋“综合包户”活动源起于大栅栏,已有31年的工作经验。目前,“邻里守望”涵盖了助老、助残、助学、助困、互助、等多方面内容, 活动形式从“一包一”到“综包一”,到“综包一”与“一包综”的结合,再到运作志愿服务项目。

  新京报:明年在志愿活动方面有何规划?

  答:将动员广大公民,以街道社区为主阵地,以空巢老人为重点对象,发扬“邻里情”,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综合包户志愿服务活动,将资源对接到街、区、户。同时,将宣传推广经验和先进典型,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 故事

  “有志愿者陪我说话,特幸福”

  人老了,不缺吃不缺穿,就是想有人陪我说说话……她们没事儿就来看我……有时我也主动打电话让她们帮忙。

  ——王三慈

  “大妈,在家吗?我们又来看您了。”随着亲切的招呼声,11月28日,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石头社区社区服务站的刘亚军、左凤霞、周玉梅三位志愿者,走进了住在培英胡同的王三慈老人家,倒水、泡茶、拖地,3个人就像在自己的家里。

  “她们没事儿就来,一周能过来看我两三次,每周四是必来,有时我也主动打电话让他们帮忙。”78岁的王三慈边说边笑,并指着桌子上子女的照片说,自己的儿女工作很忙,住得又远,平时大多都指望志愿者帮忙。

  王三慈说,近几年她一直都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症状。去年12月的一个晚上,自己突然生病发烧,临时也联系不上儿女。刚好当晚有两名志愿者看望她,并把她送到了医院还通知了她的子女。今年8月,她去女儿家,忘记跟社区志愿者打招呼。看望她的刘亚军没见到她,“吓”得四处打电话找人。

  王三慈表示,人老了,不缺吃不缺穿,“就是想有人陪我说说话”。以前曾想过花钱“雇”人陪她,“现在好了,有这么多志愿者帮我,我特别幸福知足”。

  石头社区里,有一面“孝”文化墙,上面贴有多幅宣传图片和资料,一些手绘图片,全部由社区真实的老人故事和照片改绘的。其中一张图片上,一位老人坐在桌子旁边,笑容满面,几位志愿者将一束康乃馨送到老人手中。

  社区服务站周玉梅介绍,图片中的老人就是王三慈,内容是在去年母亲节,志愿者为空巢老人送花。

  “免费拍唐装照,老伙计们乐坏了”

  老伴刚走时,我特别不习惯……现在每周最期待的事儿就是志愿者来看我,他们一来,我心里就暖和了。

  ——季守有

  石头社区的季守有老人,82岁了。一户老式平房内,两间小屋,两张床,只有季老一人居住。

  “(一年前)老伴刚走时,我特别不习惯……孤独是最可怕的。”季老说,现在每周最期待的事儿就是志愿者来看他,“他们一来呀,我这心里就暖和了”。

  他指着门口的台阶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在家。为了怕他出门走路摔着,社区志愿者正打算最近帮他修个水泥斜坡。

  谈到志愿者,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免费照相”。

  他介绍,社区志愿者已经连续两年给老人免费拍照,最近又穿着唐装照了相,这让他“很开心”,以前“可没怎么穿过唐装啊,老伙计们都乐坏了”。而且现在他可以随时去社区的爱心澡堂免费洗澡,“行动不便时还有志愿者陪同……很贴心啊”。

  “服务老人,我们也乐啊。”为季守有老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刘亚军、左凤霞说:“(看老人)来得多了,就跟自己家长辈一样,不来看看还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