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联动态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工作动态

刘淇会长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志愿    时间:2015年12月29日

各位理事:

  今天,我们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总结和回顾2015年工作,分析和把握当前形势,研究和推进明年和下一步工作。刚才,大会报告了一年的工作情况和财务工作情况。郭明义理事和首都治安志愿者协会、重庆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贵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等几家理事单位也做了发言。结合当前志愿服务工作形势和下一步重点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志愿服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的思想认识

  当前,我们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回顾和总结联合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经验。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志愿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富有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群众的真诚欢迎。志愿服务是一项实践活动,具有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各地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结合联合会成立两年来的工作,我谈几点认识:

  一是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坚持“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进一步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中央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志愿服务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集聚和放大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今年3月,联合会与中宣部在西安共同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阐述“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推动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开展志愿服务,必须始终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大力倡导“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文化,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加社会的和谐氛围。

  二是必须围绕群众的服务需求,深化“邻里守望”等服务项目,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邻里守望”是我们推出的一个品牌项目。2013年启动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广泛参与,部队大力支持,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和特色品牌。其中,北京开展“综合包户”、武汉百步亭搭建“邻里守望”社区关爱网络、吉林推进“邻里守望”进村屯、解放军304医院打造“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志愿服务联盟”等,取得了良好社会成效。今年我们广泛征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果,组织开展全国“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主题展览和“邻里守望情 志愿中国行”志愿服务文艺演出,集中展示和推广各地的经验做法。召开“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实践与理论创新圆桌会议,进一步深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支持共青团中央,与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在重庆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推动了项目与资源的有效对接。实践表明,“邻里守望”富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体现社会发展的内在价值,直接对接了广大群众的服务需求,接地气、保民生、促和谐、正能量。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需求调研、强化需求对接,民有所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

  三是必须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强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志愿服务法制化、制度化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不断加强。联合会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成立两年来累计调研20多个省区市,先后组织了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座谈会、研讨会,研究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实践中,明确了志愿服务制度化首要的是领导体制的建立,是在志愿服务中体现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从各级联合会的组建到社区志愿服务站的运转,都是党领导的体制。今年9月,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在吉林市召开首届中国志愿服务论坛,组织专家学者和一线志愿服务骨干,围绕中国特色、法制保障、国际视野、典型培育等专题深入研讨,进一步强化了志愿服务的法制意识,拓展了制度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必须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法规,创新和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以制度规范志愿服务行为,以法制保障志愿者权益。

  四是必须坚持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推动形成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志愿服务,党员先行。在去年召开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之后,今年6月与中宣部、民政部、全国党建研究会在党的诞生地--浙江省嘉兴市联合召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共产党员志愿服务现场交流会”,树立和推出了一批党员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和品牌项目。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云山同志谈到“发挥重点人群在道德建设中的带动作用”时强调,“重要的是发挥党员和干部的作用。这个作用,除了组织领导作用,还有示范带动作用”。党员能否做出表率、见诸行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影响着志愿服务的实际成效。深化志愿服务工作,必须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自觉到社区报到,率先垂范开展志愿服务,带动社会公众和身边群众广泛参与,逐步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团员带头、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总的看来,两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事业是大有可为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坚持服务人民,坚持学习雷锋榜样,志愿服务就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为增强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为促进社会和谐,为人民提升幸福感,为中国梦增加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认识志愿服务工作形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指导我们适应经济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了要发展志愿服务的内容。要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科学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联合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要心中有大局,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

  一是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指明了志愿服务发展方向。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高度关注志愿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志愿服务组织回信或批示,提出殷切希望。今年2月,总书记在接见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今年3月植树节期间,总书记在与北京志愿者交流的时候,充分肯定志愿服务凝聚人心,增强群众主人翁精神的重要意义。云山同志、奇葆同志、乐际同志也多次就做好新形势下志愿服务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中央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明确了重点和方向。要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成效,通过志愿服务的广泛深入开展,汇聚核心价值观的最大社会共识,凝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发展,进一步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推动“十三五”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求我们从更高站位、更广视野和更新理念,推进新时期志愿服务。其中,“创新”是深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激发组织活力;“协调”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方法,通过统筹和整合社会资源,形成集成各方之力、发挥各方优势的社会爱心网络;“绿色”是志愿服务的重要领域,通过开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放”是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外交流交往,实现与国际社会的交汇融合、共同进步;“共享”是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通过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定向帮扶、精准服务,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进一步对志愿服务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社会治理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公报明确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对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中央的要求,加强公共服务等政策性研究,进一步找准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补齐发展过程中的薄弱和短板。通过政策支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源对接等途径和方式,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承接、有效对接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将“邻里守望”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和推进“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组织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增强志愿服务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四是加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联合联动和实践创新,进一步夯实志愿服务的工作基础。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心下,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2013年12月成立。联合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联合、服务、促进、交流”职能,积极联合各方力量,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协同部队政治机关和基层单位,联系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众团体,文化、医卫、教育等专业领域,发挥企业的力量,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在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业务培训、信息化建设、对外交流交往和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作为全国性公益组织,联合会加强与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联合,推动各地志愿服务工作创新,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组织动员力不断加强。截止目前,在“志愿云”注册登记志愿者1500多万,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3.4万支,覆盖志愿者近1亿人。这充分说明,志愿服务工作是有成效的,志愿服务组织是有生命力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支持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我们要认真研究和落实有关决策,使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更加广泛、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2016年志愿服务各项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以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为目标,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根本要求,发挥“联合”优势,突出“共享”理念,强化党员带头作用,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广泛联合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从工作思路和方法上,我强调几点:

  一是坚持以志愿服务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进一步倡导“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继承了传统美德,彰显了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要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集中推出一批传承历史文明、富有时代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标识,赋予“行善立德”志愿服务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四个百名先进志愿服务的典型事迹,组织巡回演讲、报告等活动。发挥百名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拟于3月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汇入新元素,提炼新经验,赋予新内涵,以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抓主题实践活动、抓榜样引领、抓舆论氛围,汇集社会广泛共识、凝聚志愿服务力量。

  二是坚持品牌发展与注重实效相结合,进一步深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有助于整合各方优势和资源,提升志愿服务整体水平。继续深入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子”等制度化帮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关爱网络和服务体系,在全国树立一批“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示范社区(村)。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在深圳、鞍山等有工作基础、有创建意愿的城市,探索和推进“志愿服务模范城”试点工作。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联合社会力量,组织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法律等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拟于6月召开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推动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容,进一步推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制度是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以国务院颁布《志愿服务条例》为契机,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加强志愿服务立法调研,总结志愿服务立法经验,进一步推动各地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等管理机制,鼓励各地区、各行业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灵活多样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加强志愿服务激励和保障,规范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志愿者星级评定与回馈,结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工作实际,研究和推出志愿者人身保险、志愿服务经费持续投入等专项制度。

  四是坚持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工作。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工作,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要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领域宏观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深化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掌握志愿服务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加强志愿服务专题性研究,借助外部资源和专业优势,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研究人员合作,开展志愿服务价值测算专题研究,形成可测算、可量化的指标评估体系。加强“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项目研究,在一些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联系点,组织专家学者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跟踪研究,编辑出版《志愿中国》系列丛书,努力形成一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配合“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会,探讨和增进志愿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是坚持分级分类与整体联动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培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全国、省区市和基层三级架构,构建分级分类、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志愿服务培训工作格局。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发挥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各地志愿服务培训基地、研究基地和实践基地,切实发挥好各类志愿服务基地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团结凝聚理论研究人才、培训专家和志愿服务骨干,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专家委员会、培训教师队伍。研究编制《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组织编写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培训教纲和教材。依托“线上”和“线下”资源,组织实施集中性培训、项目化培训、普及性培训和网络化培训,培养志愿服务骨干队伍。

  六是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进一步夯实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工作基础。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由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有关部门和驻军部队配合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积极吸纳各类综合性、区域性、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加强联合会自身建设,探索推进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面和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加大“志愿云”系统推广力度,加强与各省区市的对接和应用,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发布、需求对接、信息传播、服务记录等功能,逐步形成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志愿服务信息交流平台。

  加强基金会工作。适应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形势,发挥联合会副会长单位的作用,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思路,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提升资金筹措能力。围绕“邻里守望”等品牌,积极参与和资助志愿服务项目,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理事,志愿服务平凡而高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各位理事继续精诚协作、群策群力,进一步加强沟通和配合,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共同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