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信息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各地活动 协会动态 志愿者风采

“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志愿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4日 16:09

12月3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围绕“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提升现代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主题,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研讨,地方文明办负责人和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代表参与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拉开了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序幕。

4.jpg

研讨会和主题活动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孙志军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出席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翼等7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黄永生主持会议,并向广大志愿者致以“国际志愿者日”的亲切问候。

孙志军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畅通和规范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工作要求,把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摆到事关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希望通过理论研讨准确把握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规律,研究提出创新志愿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要担负好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志愿服务生动实践。

1.jpg

高培勇强调,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应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着重从三个角度加强研究,一是社会治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志愿服务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三个研究视角把研讨会集中引向“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主题,引发了专家学者对“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时代课题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2.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翼以“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提升现代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为题,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与未来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畅通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他备受鼓舞并发表感言,希望在未来的志愿者活动中把服务与治理密切结合起来。他强调,要动员志愿服务向“四化”发展,即志愿服务要往常态化的、治理化的、社区化的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将志愿服务的“三新”贯彻到位,即形塑新发展阶段的志愿服务工作,为志愿服务注入新的发展理念,设计新的发展格局。“四化”“三新”的创新性理念对于志愿服务发展具有引领性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编委、共青团新闻中心主任黄勇以“志愿服务项目发展方向的三个维度”为题,谈到了志愿服务项目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一是模式方向,志愿服务发展应该按照公益创业的模式发展;二是领域方向,志愿服务要到社区、基层文明实践中等领域去发展;三是志愿服务项目发展内涵方向,即专业化方向。他强调了因疫情而凸显的“专业化应急服务”的价值,提出要加大培育社区应急志愿者力度,构建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网络。这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路径

北京大学师曾志教授以“‘能’时代中用爱点亮自我与他人的志愿者服务”为题,突出了“能时代”中志愿服务的情感价值。她认为,志愿服务是人的内心感知、感觉以及情感、观念的生命底色与他者在关系当中的一种延伸。她强调了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一种方式,能够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联合、一起行动,促进社会有机社会团结,有效补充社会治理。这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对志愿服务价值性的深入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良警宇教授以“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为题,从三个方面发表了对文化旅游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见解。她强调了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的意义价值,提出了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的实践路径,并分享了三个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的创新案例。她认为,文旅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是志愿服务的创新性实践,文旅志愿服务能够动员各个领域的社会力量,服务群众所需,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中发挥党和政府凝聚力配置资源,促进市场要素有效整合。这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农业大学张晓红教授以“提升社会志愿服务认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为题,回顾了2017年《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分享了她对志愿服务的自愿性、义务性、无偿性、公益性、服务性、组织性的理解。她强调了对志愿服务正确认知的重要性,理清了志愿服务的边界。在国际志愿者来临之际,她通过今天的分享号召与会专家和广大社会志愿者共同提升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张强教授以“现代化新征程下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前瞻”为题,用国际和国内共振的视角展开了对志愿服务的讨论。他认为,志愿服务的和公民参与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计划和框架中的一个基础性力量,找准志愿服务在全球大变局的基本定位越发重要。在中国志愿服务进入到一个新征程的背景下,他从“治理为本”、“文化为核”、“创新为要”三个层面出发,融合党建引领激活社会自发活力,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中国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志愿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张书琬以“志愿服务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题,分享了她对于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关于志愿服务的要求和一些提法的学习心得。她梳理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职责和使命,一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二是生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追求;三是广泛弘扬主流价值、主流文化;四是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五是积极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明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职责和使命,为广大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实践指引。

七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见解独到、观点深刻的精彩发言,为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提供了颇有见地、富有启发的参考意见。

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军昌以“用志愿服务推动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题,生动讲解了志愿服务事业在一线的实践概况。他分享了一线志愿服务的实践做法,比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打造志愿服务一刻钟服务圈;发动科技企业,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挖掘特色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志愿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志愿服务工作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等。这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张佳鑫以“志愿服务组织坚定走好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之路”为题,他谈到了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和未来的工作计划。他认为,在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部署中,要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坚持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之路;要在危机中遇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志愿服务与时代同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服务水平,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志愿服务重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专业提倡,认真谋划布局,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共同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中国科技馆观众服务部副主任、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齐婧以“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科技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为题,分享了三个“好”。 第一个“好”就是好时代。我们进入新时代,步入了新阶段,我们的志愿服务也走向了平稳成熟的发展阶段。第二是好平台。平台包括理论研究的《中国志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和包括中国科技馆在内的广大实践平台;第三是好队伍,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队伍。她号召广大志愿者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相结合,在助力科技自强自立上共同弘扬科学精神,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共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中,作出自己相应的贡献。

三位志愿者代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志愿服务组织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感悟五中全会关于志愿服务工作新要求的心得体会,表达了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扎实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共同心声。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有关领导,志愿服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地方文明办负责人以及首都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代表150余人参加理论研讨会和主题活动。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专家学者加强中国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创新成果的传播,加强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营造了浓厚的“12·5国际志愿者日”氛围,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关于志愿服务工作新精神新要求的热潮。

 

作者:曾隆  张书琬  来源:中国志愿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