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志愿服务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西南地区

【四川】弘扬雷锋精神 传播文明风尚 ——绵阳市以志愿服务制度化推动“学雷锋”常态化综述

来源:绵阳志愿者    时间:2015年03月09日

  在2月28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经中央文明委复查确认,我市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不仅体现了绵阳城市的综合实力,也是我市抓好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力佐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把志愿服务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打造活动品牌,营造文明氛围,努力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

  网络化管理和网格化服务是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核心,我市通过建设绵阳市志愿者管理平台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让志愿者的爱心和服务能够切实传递到有困难的群众身边,让好事做好、做细、做实。

  我市依托绵阳志愿者服务网,建立了绵阳市志愿者管理平台;通过志愿者数据库,对志愿者注册、招募、培训、服务进行信息化管理,解决了志愿者、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有效对接,充分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志愿服务组织1900余支,注册志愿者23万名。

  为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我市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在大力完善志愿服务总队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175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让市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浸润。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示范作用,在每个社区初步建立了8支以上的专业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引导65支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在社区落地,帮助社区培训志愿者、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日前,市雷锋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又来到游仙区开元社区杨德厚老人家里,为老人的右脚换药。76岁的杨德厚老人去年右脚骨折,因处理不当,脚踝开始溃烂。得益于“青鸟之翼,阳光助残”项目,杨德厚老人得到悉心照顾,志愿者不仅帮助他换药、按摩身体,还帮助他打扫卫生。

  从2009年起,市雷锋志愿者服务中心启动“青鸟之翼”项目,从最初在游仙区开元片区7个社区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拓展到了游仙镇敬老院和小枧镇,至今已建立有3个长期、固定的志愿服务点,共有5000余名志愿者从生活照料帮扶、就业、资助等方面给予800多名残疾人悉心的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荣获了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像“青鸟之翼,阳光助残”这样的志愿服务“知名品牌”,在我市已有30余个。近年来,我市开展了“邻里守望”、“红红火火过大年”、“出租车绿丝带义务送考生行动”等20多个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同时,还涌现出了雷锋志愿者服务中心、一元爱心协会、心心之火公益联盟、为乐志愿服务与研究中心、夕阳骑游总队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爱心银行”、“爱心之旅”、“心灵天使”、“青葵计划”、“余晖更红”、“妈妈温暖包”等一批影响广泛、群众欢迎、全市叫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我是志愿者,这是我应该做的。”现在,在市民中,做志愿者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车站、社区、街头,处处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为在全市营造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我市通过理论指导、舆论引导、文艺倡导、典型示范、公益广告宣传等方式,在市民教育和大中小学课堂中广泛开展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宣讲活动。《绵阳日报》开设有“志愿者在行动”,《绵阳晚报》开设了“星语星愿”、绵阳电视台开设有“绵阳好人”等栏目,通过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群众感悟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增强了弘扬雷锋精神、参与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唱响了“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主旋律。

  此外,我市还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发展“微公益”,倡导普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巡讲”、“最美绵阳人巡讲”等活动,通过模范的带动引领,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在平凡中学习雷锋精神,传播文明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