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志愿服务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华北地区

【河北】最美志愿者臧岚:传承雷锋精神 传递邻里守望情

来源:长城网    时间:2015年05月15日

  藏岚正在义诊

  “只要我活着,能走路,能说话,就要学雷锋,就要做公益。”今年70岁的臧岚老人,居住在唐山市路北区缸窑街道荣华楼社区,2001年,她从保定市华北油泵厂医务室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热心公益事业,把对邻里的爱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在她身上弘扬了一种时代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年年初,她被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傻大夫”送医送药不收钱

  “退休后,我有些失落,这种干拿退休金不干活儿的日子让我的心情很不好。”2001年,凭着30多年的从医经验,已经56岁的她选择了做一名红十字志愿者。自此,臧岚便开始了她长达10多年的公益行动。

  2001年6月,臧岚发现她的邻居刘贵芹每两天都要打车去趟工人医院,后来得知刘贵芹患有糖尿病,腿脚有些溃烂,疼得她不得不跑医院。“我跟她说我是个退休医生,可以在家帮她打针、换药,而且不收一分钱。”臧岚说到做到,她为刘贵芹打了40多天的针,每3天为她换一次药。就这样,刘贵芹免去了跑医院之苦,到8月份,她的腿脚好了,血糖也恢复正常了。

  免费治好刘贵芹疾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社区的居民都知道了这里住着个不收钱给人看病的大夫,从此,臧岚“闲不住”了。很多其他社区的居民都把电话打到家里,“臧姨,我的病你能管吗?”臧岚说,只要别人有需要,自己就尽全力满足。这样,臧岚背着出诊箱,也到别的社区入户义诊。很多人都说她“傻”,但臧岚却说,我很喜欢“大夫”这个称号,其实要当好这个傻子,也不简单。

  至今,臧岚累计志愿服务时间已达8000小时以上,已为4000人次义诊,而且从没有过一次误诊。

  致力慈善与公益事业

  “感谢藏奶奶,是您让我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我一定努力完成学业,将来更好地回报家乡和社会……”前不久,藏岚又收到一封来自河北大学09届新生写来的感谢信。不少受助学子通过这种朴素的方式,传达对藏岚的感激之情。

  多年来,藏岚一直资助贫困孩子,帮他们完成学业。在高各庄社区,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低保、特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考上大学,藏岚奖励500元,如果考上中学奖励200元,这笔不小的开支全是从藏岚和老伴的退休金中一点点省下来的。同时,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社区贫困和低保家庭的孩子们都能收到一份礼物——藏岚送给孩子们的书。

  臧岚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残疾人郭凤勇妻子生下一名女婴,她得知他家境困难,就给孩子买来衣物,给大人送来鸡蛋等补品,并为母女进行了体检,教给小夫妻如何护理孩子。孩子有点小毛病,臧岚就及时赶到为孩子看病,教夫妻保健知识,一家人深受感动,称臧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此外,藏岚还积极加入慈善捐款行列,她常说“爱心不在钱多少,心中有爱最重要”,14年累计捐款6.5万元。

  居民们称她是当代活雷锋

  在臧岚家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杯——“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河北省慈善人物奖”、“唐山市首届道德模范”、“唐山市文明市民标兵”、“唐山十大杰出志愿者”、“中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面对这些荣誉,她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了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多年来,藏岚坚持读书看报,写学习笔记,努力让思想赶上时代的步伐。她经常将自己写的文章投到报社,开滦日报、劳动日报经常刊登她的文章。对于青少年一代更是关爱有佳,坚持编写材料,教育青少年好好学习,做现代化新人。

  在社区纵横交错的道路上,生长着百余棵树木,这些树,都是臧岚亲手栽种下的。“早晚有一天我得病死,但这些树还在,它们是我生命的延续,可以为大家纳凉、谋福。”2004年,臧岚买来树苗,开始在社区种树,迄今已有136棵存活下来。臧岚说,她希望她的生命任何时候都能对别人、对社会有用,因此她会想方设法地去发挥她的能量。

  2005年,她被查出患有食道肿瘤,她用了4个晚上写好了捐献申请和遗嘱。“在我死后,将我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唐山市红十字会,用于医学科学事业,为医学教育和提高疾病防治工作贡献我的最后一份力量。”通过积极地吃药、治疗,臧岚的病情并没有恶化。

  如今,臧岚仍旧积极投身公益,她还到社区居委会帮忙。环境卫生、安全稳定、调节纠纷,社区的大事小情都少不了臧岚,大家都称她为“不拿工资的居委会干部”。“我愿意干工作,每天忙忙活活的,我很快乐。”“我把所有的人都当成我的家人,我爱所有人。”对于臧岚来说,公益已融入血液。

  臧岚,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医生,默默无闻,做了许多好事、实事,虽很平凡,却件件感人。受助人感谢她,居民们赞扬她,称她是当代的活雷锋。在她身上弘扬了一种时代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邻里守望情,也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歌,兑现了她活一天,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天的诺言。(记者 吕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