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江苏

发时代之声 奏“溧阳之音” ——江苏省溧阳市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来源:《中国志愿》2019年第四期    时间:2020年04月16日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全国 50 个试点城市之一,溧阳市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强化“答卷”意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飞入寻常百姓家,努力形成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局面。目前,溧阳市 11 个镇(街道)、45 个城市社区、175 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全部建成,并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 105 支,大队 230 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呈现出“遍地开花、深入推进”的良好局面。

  新时代文明实践“第一课”

  丰收季节,乡村一派繁忙景象。“溧阳发展不比总量不比规模,要保持定力,全面接轨南京,做最‘美’文章,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2018 年 11 月 2 日下午,溧阳市戴埠镇新桥村内传来阵阵掌声。溧阳市委书记蒋锋作为溧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带头做志愿者,开讲第一课,为乡亲们宣讲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村民代表、党员干部纷纷赶到村委,排排坐在会议室,细细地听,认真地记。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溧阳市始终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核心任务,在发挥原有宣传工作体系作用的基础上,成立市委常委宣讲团、百姓名嘴宣讲团、巾帼好声音宣讲团等十支宣讲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近年来重大项目建设、全域旅游开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取得的系列历史性突破,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澎湃热情。

  “富、学、美、乐、和”五到农家

  “新时代文明实践 五到农家”主题活动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市妇联联合部署开展。该活动通过实施技能培训、寻访“最美家庭”、创建“美丽庭院”、做好文明宣传、深化普法宣传等,促进“富到农家、学到农家、美到农家、乐到农家、和到农家”,切实把家庭文明建设融入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过程,大力引导广大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盘活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和人力人才资源,是溧阳市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法宝”。他们认真对照“五大工作平台”,系统整合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协会、团体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以市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网络,建立常态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布机制,面向全市提供一体化、普惠式的志愿服务,让沉寂的资源“动起来”。他们打通市长热线、政情直通车、“12345”平台等社情民意渠道,建立志愿者“到村、进户、见人、走心”走访机制,着力建设中心“端菜”、群众“点单”、志愿者“买单”的精准服务新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需求。

  溧阳“一号公路”

  “一号公路”是溧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365 公里“1号公路”,把 98 个行政村、312 个自然村、62 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和天目湖、南山竹海等景区景点、文化遗存全部串联起来,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纽带,1700 多万游客慕名而来,溧阳近 20 万人直接或间接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年均增收 1 万多元。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积淀,推动以孟郊《游子吟》为代表的慈孝文化、以南山万亩竹海为代表的长寿文化、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1 号公路”沿线布局,既开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又通过“乡愁乡韵”形成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强磁场”。

  溧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三山一水六分田”的资源禀赋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溧阳市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努力实现“农村的事有人管、农村的活有人干、农村的房子有人住”。充分利用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示范站、示范点,充分利用“1 号公路”的影响力,围绕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推动全域环境整治和全域旅游发展,不断丰富建设内涵,努力打造“旅游 1 号”“生态 1号”“文化 1 号”“富民 1 号”。

  小城故事——幸福加油站

  为打造溧阳文明实践活动新品牌,溧阳市在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同时,在实践中心内还打造了面积达 600 余平方米的“小城故事——幸福加油站”,设置“强信心”“筑同心”“暖人心”“聚民心”四个板块,以讲述、展示、访谈等方式,广泛宣传身边的善行义举、好人好事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各种行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动讲好“小城故事”,一直是溧阳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溧阳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以“小城故事 美音溧阳”为主题,大力挖掘和宣传身边发生的善行义举、好人好事,把“大主题”做成“小切口”,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比如“赤脚妈妈”在溧阳中学为了不打扰学生上课,拖了鞋子走路。再比如,交警史凯华在台风中,为了不影响交通,将掉落的电线托举近一个小时,被网友亲切称为“托举哥”等。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小城故事’受到央视、人民日报等核心媒体的广泛报道,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引领了文明新风尚。

  百姓议事堂——社会治理创新

  “百姓议事堂”起源于溧阳市戴埠镇新桥村。为了解决土地确权工作中的矛盾纠纷,四年前,溧阳市在戴埠镇新桥村试点建立百姓议事堂。百议堂理事由村民小组推荐和本人自荐相结合,优先选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做到每个村民小组、每个家族全覆盖,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从新桥村的先行试点,到如今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溧阳全市 175 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百姓议事堂,百姓议事堂共有理事 3508 人,平均每个议事堂有理事 20 人。议事时,理事们有时还要进村入户,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则集中“会诊”,并且开出“药方”,过程中还会邀请村民代表旁听。通过大量实践和潜心研究,溧阳市百姓议事堂还逐步摸索出了“闻解议促”四诊法,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真正实现了“百姓事、百姓议、百姓理”。

  百姓议事堂从当初的摸索到现如今的建章立制、普遍推广,化解了村里许多疑难问题,开创了基层民主法治新模式。溧阳市的这一做法,有效填补了农村社区治理体系中的空白,为村民自治打造了一个好抓手,被江苏省政府以调查研究报告形式向江苏省推广,并被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重大课题在全省推行,相关工作经验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同时,“百姓议事堂”也入选了 2018 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

  心愿树爱心工作站——为群众幸福+1°

  溧城镇心愿树爱心工作站一直是溧阳市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一面旗帜。爱心工作站通过重拾被传统“政策慈善”忽略的人情温暖,以“情感慈善”的方式,针对重大疾病、重大残障、重大变故家庭和困难群体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工作站与本地68 家爱心单位共建结对,由丰富公益活动经验的团队管理,设有爱心超市、爱心作坊、爱心服装店、爱心食堂、爱心书画室等 5 个服务平台,开通了线下线上心愿递交申请。从工作站成立之初缺少共建单位,到现在许多共建单位自己找上门做志愿服务,反映着溧阳志愿服务氛围的改变。目前,心愿树爱心工作站已在全市推广,三年内实现城乡全覆盖。

  除了推广“心愿树”爱心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溧阳市积极推进“微民生”,坚持“小事细节有温度”,主动回应群众期盼与需求,系统实施文明实践的“微民生”工程。兴办如意小食堂,充分利用政府、集体闲置资产或新建场地,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积极参与,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建设文化小礼堂,实现了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对接,打通了公共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建设幼童小学堂,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1 万左右常住人口设置 1 所幼儿园”原则进行布局,对外来务工子女资助每生每年补贴 3000 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幼童小学堂”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