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媒体聚焦

人民网:全国文明城市厦门 人人都是主人翁 老外也是志愿者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7年04月01日

  志愿者为老人包粽子。

  人民网厦门3月31日电(徐林) “厦门不仅美丽温馨,而且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都体现在每个市民的待人接物上,就凭这一点我就为她点赞。”在厦门工作了十多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刘卫国说这话时满面春风,他的话语也道出了所有新老厦门人的自信。

  厦门已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今年9月,金砖会晤将在厦门举办,届时,厦门的美将让世界为之瞩目。

  把着力点放在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上

  2016年,厦门市文明经历了两次大考,取得优异成绩。

  一次是6月,东方卫视《挑战极限》节目组在厦门隐秘拍摄,6名化装成老人的明星在“遭遇困难”时,友善的厦门市民及时相助,流露出的“文明自觉”得到全国网友点赞。另一次是9月,面对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市党政军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全城动员、全民参与,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恢复重建创造“厦门速度”,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有大爱、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厦门。

  近年来,厦门始终坚持把着力点放在服务群众、造福百姓,将“为民靠民惠民”的文明城市创建理念转变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让文明城市创建过程成为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谋求群众福祉的过程。厦门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围绕实施就业、全民社保、生态人居、交通改善、市容环境、平安创建、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抓好生活陋习、环境脏乱、不遵交规、不守公德、诚信缺失等问题的集中整治,还美于民,还绿于民,还洁于民,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同,进而激发了全社会自觉投身创建活动的动力和活力,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保持在99%以上。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高润告诉记者,2015年厦门率先全国提出了创建“全国公共文明行为典范城市”,并围绕这一主题启动“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开展“文明小白鹭,陋习我说不”等系列活动,初步形成了爱管不文明行为“闲事”的社会氛围。

  厦门各区各部门还立足工作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各区还培育打造了一批公共文明行为示范街、示范路、示范园。公安交警部门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城”创建,成立了“义务交警队”,开展“呵护斑马线”行动;交通运输部门成立“小黄帽”志愿联盟,命名一批公交公共文明行为示范线路、示范站点、示范车队;南普陀寺开展“善心善行”公共文明行为系列活动,倡导推行“12不”公共文明行为等等,推动主题创建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与文明素质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与文明素质,是厦门市创建文明的首要目的。

  厦门海天集装箱有限公司维修班班长冯鸿昌,这个来自漳州南靖的“80后”农民工,与知识同行,与厦门特区一道成长,不断挑战知识、技术的高度,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在特区的舞台上演绎着精彩人生。他从一个山村的外来工跻身技师行列,成为熟练掌握现代化港口机械维修、监造工艺的“技术状元”;他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国家人社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人社部授予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及荣誉。2015年,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上,冯鸿昌是新当选的20名全国青联副主席之一。2016年6月,冯鸿昌全票当选为福建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冯鸿昌非常感慨地说:“厦门这座城市很温馨、很包容,对外来员工的政策也很好,正因为有了这份正能量,厦门的产业工人才能在各种舞台上绽放光彩,创造佳绩。”

  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0%,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4%,饮用水源地质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8.9%,人均公园绿地11.5平方米,先后被评为最具创新国际会展和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全国绿色交通城市,中国服务型十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优秀城市。

  人人都是志愿者,满城尽是红马甲

  每到周末,这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都活跃在厦门市的每个角落,用爱心、耐心和恒心,劝导文明赏花,疏导交通秩序,参与清洁家园,开展义务医诊,关爱空巢老人……

  10年前,厦门市就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志愿者联合会。截止目前,厦门的注册志愿者人数达50万多人,各类志愿者专业协会11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达3000多支。

  提到志愿者,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厦门市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会长王忠武。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5年,他从老家泉州安溪来到厦门工作,但很快被厦门的温馨和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所感染。这些年来,王忠武参与的各种志愿服务时间达到累计已经超过一万小时,无偿献血超过十五万毫升。就连他的女儿灵静也将自己积攒的5000余元压岁钱一并捐给了2010年发生在玉树地震的灾区;王忠武还组织筹集了十几万的善款用于购买药品,并前往灾区一线派送,积极帮助灾区重建。

  2012年6月2日,由思明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厦门日报、厦门晚报联合启动公益项目“感恩生活 爱心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同年12月正式成立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王忠武当选为协会会长。作为会长,王忠武不仅带头参加每一次义工活动,还积极参与前期的策划、组织、协调、宣传等工作,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义工、加入义工。在他的带领下,目前,义工协会已组建多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设立30多个待岗志愿服务点及18个固定志愿服务点,连续开展250期周末志愿服务活动,即使在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志愿活动仍继续进行。

  四年多来义工协会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拥有注册会员6000多人,数万人次参与其中;同时也塑造了“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中国好人”王忠武;“中国好人”蓝永生;“全国最美家庭”许志仁家庭等道德模范人物;打造了“法庭义工”、“国税义工”、“地税义工”、“身边好邻居”、“善心善行365”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思明城市义工被誉为“最美厦门人”,“有空做义工”成为厦门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风尚和新常态。

  在厦门市,不仅思明区有这样的志愿者,在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都有,如海沧区就活跃着一支两岸义工联盟队伍,这支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的全国首个两岸义工联盟,为两岸志愿服务的交流合作搭建起了平台,吸引了两岸义工的共同参与。联盟实行“以台胞志工为带动,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以义工为参与对象”的“三工联动”模式,打造“两岸义工志愿行”品牌,目前共吸纳了来自海峡两岸的21家成员单位。

社区书院着力打造市民精神家园

  2015年5月,厦门市创新服务管理平台和模式,启动了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群众议事和组织孵化于一体的社区书院。

  目前,厦门已建成1家市级书院总部、6家区级社区书院指导中心和102家社区书院,书院的功能定位、场所设置、标识系统、课程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规范标准和要求,建立完善了师资和课程源库、信息服务网站、日常运行管理机制,构建起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

  此外,统一规范和设置了社区书院课程,构建“4+2+1+X”课程体系。即:4个常设讲堂,依托社区及街(镇)资源支持;2个流动讲堂,由市区两级投送资源,实行巡回开课;1个特色讲堂或特色活动,体现社区自身文化品牌;若干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课堂+活动”模式。

  社区书院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发布信息、收集建议、确定课程、筛选老师、公示课目”等“五步选课法”进行“点单开课”。同时,社区党组织采取“专题式、嵌入式”传播宣讲红色课程,通过“课前审、课中听、课后评”方式把关定向,确保授课内容紧贴群众需求,深受群众喜爱,又始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去年以来,厦门市书院总部还启动“名师名家进社区书院”活动,30多位名师名家走进社区书院,为社区书院送去80多场精彩讲座,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自2015年5月至今,累计开课2276门次,开展活动1070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33多万人次,居民群众参与书院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

  记者了解到,海沧区天竺社区是拆迁安置小区,居民来自12个不同村居的拆迁安置户,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生活习惯、习俗差异较大。社区以打造“品逸”社区为目标,以增进文化认同为基础,精心打造天竺书院,将居民传统的文化活动纳入社区书院课程,包括说拉弹唱、琴棋书画、剪折编扎等,还组建了小蓓蕾舞蹈队、芗剧曲艺队、硒鼓队等14支文体队伍,不断拓展活动形式,提升居民文化修养,实现了从农村到社区、从农民向居民的华丽转变。

  而在集美区康城社区,有90%的居民来自其它省市,是典型的“新厦门人”社区。社区书院以“和乐”为主题,设置育苗、花蕾、青年、耆彩等四个常设讲堂,由社区各类文化达人分别牵头成立了书法、绘画、合唱等19个兴趣组织,发动居民捐款3万多元购买文体器材,常年开展富有社区特色的文体活动,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使新老厦门人相识相知、互助友爱,变“生人社区”为“熟人社区”,营造邻里和谐、幸福快乐的温馨社区。

  打造国际社区让外籍人参与其中

  在思明区官任社区,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士1326人,其中外籍人士897人,台湾同胞316人,港澳人士113人,可以说是厦门市境外人士聚集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据该社区党委书记洪瑞莲介绍,近年来,厦门市在开展“树文明讲新风”活动中,紧紧围绕“幸福是具体的”核心理念,以打造居民群众看得见的幸福为宗旨,着力在多元治理、低碳环保、慈善公益、美化环境及平安创建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国际型的时尚社区。

  在文明建设过程中,这些境外人士他们把自己当成是社区的一分子,融入了社区的建设中来,共同为社区的提升改造出谋划策。来自美国加州的杜可佩也居住在该社区,杜可佩是她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她的丈夫是苹果公司在厦门的员工。她跟随着丈夫来到厦门。平常闲暇时分,她就会跟邻居玛莎一起到官任社区当志愿者。她们会经常出现在官任社区的“外籍夫人沙龙”、“外籍青年俱乐部”、“国际跳蚤市场”、“官任社区国际学堂”、英语角等,参加各种活动。洪瑞莲称,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外籍人士融入到社区的建设,并一起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还聘请了外籍人士担任社区主任助理。澳大利亚的李安琪是官任社区首任外籍主任助理,她对自己的工作很感兴趣:“这意味着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官任社区来自不同文化的居民生活得更好、互相理解,在一起头脑风暴。”

  此外,该社区为了满足外籍人士的兴趣爱好,还开设了国际学堂及书画、编织、太极、剪纸4门课程,让境外人士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而生活在社区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化的这些老外们也发挥他们的专长,开辟了“英语角”,为社区居民免费辅导英语。外籍青年俱乐部则通过组织外籍青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举办外籍青年与社区青年之间的体育比赛、为外籍青年举办专场文艺演出等,让老外和本地居民融为一体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交流。

  迎金砖宾客每个市民都是东道主

  思明区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该区文明办主任蒋晓健告诉记者,为了文明创建再提升,该区还出台了《“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实施细案》围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环境”为主题,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出了40余活动,通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引导市民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厦门文明城区形象。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今年9月在厦门举办,作为一名出租车驾驶员怎样用得体的言行迎接这场国际盛会,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来厦门开出租车已十多年的刘红兵说,当他从媒介上看到福建省道德模范游文晃向全市市民还发出倡仪书,深知文明礼仪是城市精神内涵的内在特质,要从知礼、学礼入手,平时虽说也能讲上几句英语,如见到外宾怎么握手?怎么‘聊天’?”当他听说有办培训班机构,立即就去报了名,出租车是对外展示和宣传厦门的一扇窗口,作为生活在厦门的每一位市民,要以特别自觉的精神、特别负责的态度、特别务实的行动,主动投身到活动中来,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人人支持厦门会晤”的浓厚氛围,力争以一流的志愿服务保障厦门会晤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以一流的道德素质展示福建人民文明礼貌、热情好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正如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一语中的,“文明创建要坚持惠民利民,共赢共享。要紧紧抓住文明创建再提升的有利时机,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快马加鞭、比学赶超的社会氛围,确保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