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一丛火,在千山万岭间“燃烧”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0年12月23日

“我想借助天下朋友温暖的手,汇集广大作家的爱心,在贫困山区建一个作家爱心书屋,给贫困山区的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们,送去一批精神食粮。这不是学校,但又是一所学校无法替代的,富于个性和特色,是千百名文艺家用爱心搭盖的学校!尽管这个爱心书屋,只能放在某一个村镇,但她是一丛火,将会在千山万岭间‘燃烧’……”1998年2月15日晚,谭谈写下《谭谈致文坛师友的信》,他还将这封信第一个寄给了他心里景仰的文学泰斗巴金……

“我希望我们村里的一代又一代人,像爱护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老农活动中心!”75岁的作家谭谈说。

在湖南涟源市桥头河镇曹家村,老农活动中心建成了,给宁静的小山村带来生机与活力。夜幕落下,村民们汇集在此唱歌跳舞;雨天,书屋里聚满了读书的村民。

自掏腰包百万元建活动中心

一座白墙青瓦的精致双层四合院占地2600余平方米,由晚晴书屋、晚晴广场、晚晴诗湖三部分组成,这就是谭谈常提到的老农活动中心。老农活动中心去年12月19日正式启用。晚晴书屋汇集了作家们捐赠的1万多册图书,晚晴广场设置有健身器材,晚晴诗湖原本是一口山塘,修整后的山塘护栏上,雕刻了诗人描写当地历史人物和风景名胜的诗歌手稿。

“什么时候,我能在养育我的小山村里,为我那些童年伙伴、今日的老农们建一个活动中心呢?”这个想法在谭谈脑中已存在了很久,但他苦于没有经济实力,20年也没能让梦想变成现实。眼看自己已年逾七旬,再不动手,恐怕会抱憾终身。2018年,他终于下定决心,卖掉自己在娄底城区的一套房子,拿出稿费,凑了百万余元。

钱有了,谭谈又动了自家祖屋的心思。2017年秋天开始,谭谈和老屋五房的后人们商议,“起初有些阻力,他们同意把地基让出来,但开价颇高。”谭谈劝说亲戚们,地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在地基上建一个新屋,使祖屋新生,既是对祖先的纪念,又能供全村的老人健身、阅读、娱乐,使村里的孩子们有一个学习的园地,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最终,他说服了大家。

谭谈先后找过省扶贫办、交通、水电等部门以及娄底市分管农村农业的副市长和涟源市市委书记、人大主任、宣传部长等领导,他们都给予了热情支持,“路是交通部门出资修的,山塘是水电部门资助整修的,绿化是市园林局捐献的。”

巴金臧克家为“爱心书屋”挥毫

老农活动中心只是谭谈文化扶贫的一个美丽延续。文化扶贫之路,他已经走了23年。

1997年,谭谈与两位作家水运宪、蔡测海一道,历时三个月,行程两万里,走访了21个贫困县、108个特困村,跑遍了湘西的每一个县。

在湘西一个小山村,谭谈看到一位青年在看一本没了封皮、卷了角的杂志,这是湖南省群艺馆编的《文艺生活》。“这么破的书还在看呀?”“这本书还是村里一个在长沙打工的人带回来的。”听罢,谭谈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起自己收到过许多杂志社寄来的杂志,好些还没有认真看过就当废纸卖了,他还想到周围许多朋友也有不少闲置图书,“我们何不把它们归拢起来,送到缺书少报的山村去呢?”第二年春节,谭谈向全国的作家朋友发出一封倡议信,得到了热烈响应。他很快就收到各地作家、出版社寄来的近十万册图书。

谭谈回忆,巴金、臧克家两位大家分别挥毫题写了“作家爱心书屋”和“作家爱心书柜”。巴金亲笔签名并捐赠了自己的《家》《春》《秋》和一套《巴金随想录》,还有一些他和女儿李小林主编的书籍。刘白羽和马烽两位老人也来信鼓励他。不到一年时间,建在涟源市白马镇田心坪村的作家爱心书屋汇集到4万多册图书。湘乡、双峰、新化、新邵等地的14所中学设立了爱心书柜。

书屋改变农村孩子们的命运

“田心坪村原先只有稀疏的几栋农舍,书屋在那儿建成后,周边农民为了方便孩子读书,都搬到书屋周围建房了。”谭谈说,如今田心坪成了一个热闹的集镇,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镇政府所在地白马镇。

作家爱心书屋工作人员谭文忠已在这里工作了20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一双儿女小时候就在书屋看小人书,之后渐渐读拼音版四大名著,再大些后又读了各种中外名著。“作家爱心书屋开馆21年来,浏览量达98万人次,有46万人次外借图书。”谭文忠说,爱心书屋对当地孩子、村民影响深远,不仅使他们养成了读书好习惯,还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田心坪村周边每年有近二十人考上本科,成为研究生的也很多,我的两个孩子今年都考上了研究生。”

作家爱心书屋更对当地文化生态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谭文忠表示,当地鲜少有人打牌,年轻父母都爱带小孩来读书,老奶奶们也常带孙子孙女来受书香熏陶,“在这里,超三成人家订有报刊,上进、努力是主流。”

第一笔稿费寄给村里修渠

谭谈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民的热爱,对读书的热爱,让他在扶贫之路上一路奔波而不知疲倦。

曹家村是谭谈的出生地,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念了一年初中就失学了。上小学时,虽然每学期学费仅需一两元,却还要靠妈妈卖鸡蛋才能攒齐,常常到学期快结束了,学费还没交清。那时,小谭谈最怕见到老师,怕老师向他讨学费。因此,

他从小就树立了理想:“将来有条件了,我要帮助人家读书。”

谭谈13岁离开村子到县城读初中,30多里的山路,要走四个小时,这条路曲曲弯弯却也温暖。因为在路的那头,有慈爱的母亲和他心中最美味的饭菜,总能给他克服困难的勇气。

小时候,谭谈几乎接触不到书。读高小后,他在学校才看到《中国少年报》。进入部队后,他在连队阅览室读到了《解放军文艺》《中国青年》等报刊和书籍。从《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长篇小说,以及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等短篇小说中,他发现书中有个美妙的世界。

1965年,谭谈在《收获》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采石场上》,得到72元稿费,相当于他在部队一年的津贴。“那时,我接到父亲的来信,生产队在修一条引水渠,因无钱买炸药,渠道被几块石头卡住了。”他立即把其中的60元寄给生产队。

谭谈扶贫舍得拿钱,他却吃得简单、穿得更简单。他的朋友叶蔚林生前曾笑言:“谭谈像一只麻雀,只啄几粒米。”

 

作者:路艳霞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