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媒体聚焦

新华网:“80后”最美志愿者陈琛——人美心更美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年10月15日

原标题:“80后”最美志愿者陈琛:人美心更美

 

一个周日的下午,笔者来到安徽博物院,与全国文旅系统唯一一位获得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称号的陈琛进行了一次访谈。她如往常一样,正利用休息时间在大厅门前的服务导览台值班。眼前的陈琛开朗、健谈,一直面带微笑,显得很阳光。

对于这次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推荐并最终获得“最美志愿者”称号,陈琛有点惊喜,她谦虚地说,自己所在的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优秀,大家都很受欢迎,这点给她加了分。

 

陈琛.jpg 

陈琛为参观者耐心讲解

 

“认认真真做、老老实实做”

我大学本科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硕士学的是公共管理。2007年,我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我记得很清楚,2016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那天,安徽博物院招募志愿者。我想,这正是适合我的志愿者岗位,因为我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家乡都充满热爱。很荣幸,我被录取了,之后我就认认真真做、老老实实做,尽心尽力地当好志愿者。

故事分享:

2018年,陈琛到西藏旅游,去了珠峰大本营,在海拔5200米高处留影。当时,她特意把安徽博物院志愿者的红马甲穿在身上,那是出于对博物馆的热爱,也是对坚持从事文博志愿者工作的期许。

陈琛供职于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本职工作其实挺忙的。平日里,主要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和党务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经常出差,忙起来还要加班。周末和节假日,本可以休息、放松一下,但是她坚持到安徽博物院从事志愿服务,年均服务时长500小时以上,如今已完成近400批次的免费讲解,服务观众逾万人次。

陈琛是虚心的。拥有硕士学历的她没有把讲解业务看成“小菜一碟”。2017年4月22日,她第一次上岗讲解“江淮撷珍”展览,迈出了第一步。同事们夸奖她第一次做得不错,可她自认还是有些紧张、放不开,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这次讲解后,陈琛拜资深志愿者程海燕为师,虚心请教,程海燕也为她的热忱感动,悉心传授。拜师学艺的同时,陈琛仔细揣摩讲解技巧,钻研文博知识,查阅专业论文,下功夫把讲解词背得烂熟于心。一次次讲解后,她发现,仅仅会背诵既有的讲解词还不能做到生动有趣,尤其是满足不了资深文博爱好者的需要。于是,她又扩展知识范围,努力钻研与展览相关的历史专业知识,自费购置了近千册文史图书来学习。在近10个月的时间里,她以每月一个展厅的速度,完成了全馆基本陈列展厅的讲解考核。一般四五十分钟的讲解,她能侃侃而谈一两个小时。

“陈琛肯用心、进步快,她的讲解丰富有趣并且具有专业深度。”安徽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徐康评价,她持续与志愿者团队交流、分享文博信息,逐渐成为团队公认的“移动百科全书”。

陈琛是尽心的。她作为志愿者的日常,主要是从事安徽历史文化宣讲、组织公共文化社会教育活动等,有时候真是又忙又累。她利用调休假期,跑遍了半个安徽省,到铜陵、桐城、淮北、六安等地基层单位开展了50余场安徽历史文化宣讲,受到各界群众的好评。

2018年5月至9月,古埃及文化展在安徽巡展,引发社会热切关注,观者如潮。一天下午,陈琛连轴转讲解了4场,每场都有四五十位观众围着,讲解平均长达一小时。为了让大家听清楚,她吊起嗓门高声讲解。最后一场讲完,她已是口干舌燥、头昏脑涨,身体有种像被掏空了的虚弱感,不得不靠墙蹲下缓口气。休息了一会儿,她眼前浮现出观众专注听讲的模样,顿时感到自己的付出值了,觉得缓过劲来了。第二天,她又“满血复活”上岗讲解。

陈琛并没有满足于做好讲解,还希望利用经验和学识,协助安徽博物院加强志愿者团队建设,为志愿者管理探路。2018年,她受聘为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委员,与大家一起完成团队建设制度化提升相关工作,起草了《志愿者章程》《管理细则》《小志愿者服务协议》《请销假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自此,安徽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管理更规范、科学了。

每一份文件、每一篇文章,都倾注着她大量心力。陈琛担纲起草的《博物馆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探索——以安徽博物院为例》,写了三稿,洋洋万言,在单位指导下,又不厌其烦地改写了六稿,总共九易其稿,最后此稿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2018年度优秀调研报告”。

“文博志愿者不是单向付出”

做一个文博志愿者,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社会,这并不是单向的付出。我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被社会需要的幸福,感受到自身精神的升华,乐在其中。志愿者服务也许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某一次相遇,但它唤醒的却是一种回馈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如果说人生要通过做一件事来体现价值,我认为,在安徽博物院做志愿者,做一名安徽文化的传播者,就是我人生最大的价值。

故事分享:

很多次开展志愿服务的收获陈琛都记忆犹新。

2019年4月,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团队来到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县。在全国首个希望小学——南溪希望小学,陈琛随团开展“安徽文房四宝”宣讲。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有孩子把本子都写满了。看到一张张仰着的小脸、睁大的眼睛,她蓦然想起“希望工程”的那张大眼睛女孩的宣传海报,顿时觉得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那样充满希望和期待的眼睛,自己能够为革命老区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再苦再累也值。最终,这个由陈琛参与申报与策划实施的项目,于2019年荣获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十届中国博物馆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深秋,一批参加格桑花西部助学项目的高原娃来到了安徽博物院。陈琛领着这些来自西藏、青海的孩子参观全馆,又带着他们一起制作安博“楚大鼎”的文物模型。陈琛高兴地坐在一脸“高原红”的孩子们中间,为他们讲解,教他们做手工,十分开心。

陈琛与不少小观众交了朋友,更有一些孩子在她的感染下,也报名参加志愿活动。问起报名原因,很多孩子说,听到了陈琛等志愿者的讲解,感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一位小同学,性格内向,不合群,他的父母为此颇为担忧。有一次,他随父母去参观,参加了陈琛组织的“文房熠熠耀安博”社教活动。听了陈琛生动的讲解,又参加了手工活动,他很快对安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随后报名并通过考核,成了一名小志愿者。这名性格内向的小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成长,现在已经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初中生。家长由衷高兴,陈琛也像个姐姐一样为他高兴。

每年,安徽博物院会在特定的节日,组织志愿者亲友团开展“感恩家人节”活动,邀请志愿者亲友参观,并请志愿者为自己的亲友讲解,带领大家参观志愿者工作的环境,体验社教活动。这是陈琛作为志愿者最感温馨与自豪的时刻,她称之为博物馆发出的“最好福利”。

每次到馆服务后,陈琛会记录下服务心路历程,至今已经写了几万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要感恩,感恩观众的到来给予我们能够博物精进地提升自我为之服务;要感激,感激安博为我们能够志愿讲解发挥自我提供平台;要感谢,感谢自己为兴趣为爱好为志愿而倾心服务。在讲解中把自己的感受与经历与观众对接,对接自己所学所获的精华,做一个文明的传递者,这就是在志愿服务道路上追寻历史之美的醉心,收获的爱心。”

访谈手记

访谈中,笔者深切感受到陈琛从事文博志愿者工作的澎湃热忱,并强烈感受到她作为一名“80后”青年的知性。在平凡的志愿者工作中,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也在奉献中丰富自己,提升精神境界;在踏实做好服务的同时,她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志愿者工作,为志愿者团队建设贡献智慧。

安徽博物院院长胡敏评价:“陈琛是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她热爱文博事业,尽心尽力,并且善于学习和思考,勇于创新,为志愿者团队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出谋划策,起到了中坚作用。”

据了解,安徽博物院注册志愿者已经形成100多人的稳定队伍,承担了该院大量日常讲解。徐康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需要部分志愿者到馆值班,陈琛用手机发出值班预约表消息后,不出3分钟,手机就会嘀嘀作响,全部约满,还有志愿者因为没有预约上到馆服务而觉得可惜。

志愿者团队已成为安徽博物院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今年,安徽博物院拟招收60名志愿者,报名超过300人,其中有博士数名、硕士数十名,新鲜血液将不断注入。

陈琛的努力,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的努力,彰显着文博志愿者事业的青春活力和光明前景,也给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团队建设带来了宝贵启示。

 

作者:郜磊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