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媒体聚焦

七一网:“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陈志林
——“萤火之光”照亮迷茫者前行的路

来源:七一网    时间:2020年09月27日

原标题:“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陈志林:“萤火之光”照亮迷茫者前行的路

 

20200925115653bde0d.jpg 

陈志林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现场


线上直播课受众超过100万人次;为8400余人次求助者提供心理干预服务;深入10余所学校、7家企业、10多个街道和社区开展心理疏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志林身体力行地为阻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陈志林是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的心理学博士,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协商议政专委会委员、重庆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沙坪坝区侨联青委会秘书长。8月26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和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名单中,陈志林榜上有名,获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

“自觉弘扬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任劳任怨、耐心细致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留学人员的新风采、新作为。”在“学身边典型,创一流业绩”报告会上,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王庆给予陈志林高度评价。

电话安慰让七旬老人心理减压

作为儿童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始终牵动着陈志林的心。

12岁,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小升初”的年龄。但因几次留级,童童(化名)当前还是小学四年级在读学生。童童姓孙,老家位于合川区乡下,自出生后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极少照管,也很少回家探望,他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作为帮扶志愿者,今年5月中旬,陈志林在沙坪坝区老双碑7号的一栋老式居民房内,第一次见到孙爷爷,那时的情形至今深深印刻在他脑海里:走路颤颤巍巍,脸上布满皱纹,瘦骨嶙峋的身体感觉风都能吹倒。

儿子极少寄钱回家,加上老伴又患有精神疾病,已经74岁高龄的孙爷爷无计可施,只得继续当力哥,靠肩挑背扛维持生计。

在孙爷爷看来,累点苦点都没关系,唯独在对孙子管教的问题上,他伤透了脑筋:“也不全怪娃,父母不在身边,娃从小缺乏亲情关爱,所以才有点叛逆,沉迷网络游戏,长期深更半夜不回家。”

孙爷爷诉说着自己的苦闷,动情时甚至抑制不住泪水,陈志林则不住地安慰他。

老双碑7号属于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光荣坡社区。早在两个月前,通过社区党委书记张义清牵线搭桥,孙爷爷曾向陈志林电话求助过。

孙爷爷不识字,平时挣点辛苦钱全放在柜子里面。趁爷爷外出之机,童童拿了全部6000多元的积蓄,接连一个多星期彻夜不归。当童童被找到时,钱已挥霍殆尽。那是爷爷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也是老两口的养老钱。

在对童童的管教上,孙爷爷百感交集却又不知所措。除了心疼钱,他更担心少不更事的孙子在外面不学好闯下祸事。

陈志林不住地劝慰着,同时还承诺,待疫情有所缓解时,自己会当面对童童进行心理辅导。

5月上旬,童童又一次彻夜不归后,孙爷爷含泪给陈志林打去电话。

陈志林如约登门。他轻言细语地对童童进行了教育,告诉他爷爷扛起生活重担的不易,要常怀感恩之心,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要努力学习。近1个小时的面对面沟通,童童一直抿着嘴低着头,眼里泪花闪烁。

在陈志林看来,除了亲情的缺失和童童本身的顽皮外,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也是诱因之一。头头是道的分析,让孙爷爷应声连连。

在陈志林的持续帮扶下,童童今秋又重新回到了学校。据学校老师反映,童童性格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对一辅导助贫困娃当上班长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作为心理学博士,陈志林深谙这个道理。

陈志林的帮扶对象,远不止童童一人。巫溪县天元乡14岁的小鹏(化名)父亲早逝、母亲重组家庭,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家庭属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青春期的他愈发自卑。升入初中开始住校后,学习环境的改变,更让小鹏有些力不从心。

陈志林了解情况后,除了对小鹏进行专业疏导,还帮他寻找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补课。从主城区到天元乡单程需要7个小时,陈志林每月都要往返一次。一年后,小鹏性格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甚至主动维护集体荣誉。

初二下学期,小鹏积极竞选班长,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和选票。

2018年12月,陈志林在天元小学挂牌成立了“志林哥哥心理工作站”,经常为学校的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暑假期间,陈志林还为当地未成年人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对在现场活动中排查出来的重点对象,包括小鹏在内,陈志林还会进行一对一辅导。

同样是12岁,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光荣坡社区的悦悦(化名),已是小学六年级在读,不但成绩拔尖,还比同龄人更为懂事。

母亲是聋哑人,悦悦刚出生,重男轻女的父亲便离家出走杳无音讯。无依无靠的母女俩,只得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尽管家庭不完整给悦悦思想上带来沉重包袱,但她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几乎每学期期末考试都是双百分,领回来的奖状,贴满了卧室整面墙。

上学期间,悦悦会先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回到家后丢下书包就卷起衣袖,一边帮外公外婆料理家务,一边辅导表妹做作业。

但是,在肯定悦悦懂事的同时,陈志林并不认可悦悦全部的做法。

陈志林劝告悦悦,现在正是享受童年时光最好的时候,要保持一颗童真之心,在同龄人中能起到言行上的示范作用是好事,但和大家的距离不能太过于疏远,不能独来独往,要合群。悦悦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陈志林是微博“大V”,有着近500万的粉丝量,网名曾经叫“志林哥哥”,所以受助的孩子们也这样亲切地称呼他,这是认可,也是尊重,更是感激。

6次登门让酗酒汉重拾信心

“如果一个人思想上没打算脱贫,那么外界的帮助最终只是竹篮打水,起不到任何效果。”在陈志林看来,精神的贫困往往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自2017年开始,他便开始帮助贫困群众改变“慵、懒、散”的状态,摈弃“等、靠、要”的思想。

光荣坡社区25栋,外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尹某一家4口挤住在一间套内面积20多平方米的逼仄小屋内,没有经济来源,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2019年9月,“沙坪坝区侨联实践基地·陈志林博士工作站”成立。

很快,收到光荣坡社区工作人员李本容的信息反馈后,陈志林即刻赶往尹某家中了解情况。原来,尹某有着酗酒的不良嗜好,整天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动辄大发雷霆。两个尚在读书的女儿由于害怕对他“畏”而远之,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妻子长期以泪洗面。

面对不请自来的陈志林,尹某端着酒杯咆哮:“管你是博士、专家还是教授,给我滚出去,咸吃萝卜淡操心,我不需要你的帮助!”

陈志林没有被尹某的气势所吓倒,而是采取了不与他正面交锋的策略,每次前往,都与他的妻子拉家常,关心其两个女儿的学习情况。

就这样,经过6次登门,尹某终于被陈志林的诚意所打动,继而吐露心声:他自感生活无望,没有工作动力,又不想直面贫穷现实,所以才借酒麻痹自己。

经过一番分析,陈志林以其年幼的女儿为突破口,耐心细致地为尹某进行着心理辅导,鼓励他通过自身辛勤付出,就可以改变当下的贫困现状。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陈志林幽默诙谐的话语,让尹某不再像以往那样暴躁,表示愿意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牵线搭桥下,他到就近小区物业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重拾生活信心的尹某,不再贪念酒杯,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久别的欢声笑语在一家4口当中重新响起。陈志林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就是要帮助困难群众树立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期待。”陈志林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迄今,陈志林相继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荣昌区清升镇、巫溪县天元乡成立了3个公益心理工作站,并在巫山、秀山、奉节等边远区县开展心理服务。

线上线下服务惠及多方群众

帮助困难群众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期待,让他们自食其力,彻底从心理上振作起来,也是陈志林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巫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30多岁的谭某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把年幼的儿子留在培石乡黄龙村老家,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两人远赴新疆挣钱。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四处打打零工,每年过年回家,谭某都没钱给儿子发压岁钱,就连离家的车票都得借钱来买。

既然赚不到钱,却还要继续留在外面,陈志林不明就里。经询问,原来是夫妻俩好面子,感觉没混出名堂来,所以才不好意思回家。陈志林告诉他们,其实国家有很多扶贫项目,只要愿意回乡,都会有适合的事情做。

在接下来的时间,陈志林与谭某夫妇通过电话、视频反复沟通30余次,说服他们放下“面子包袱”回乡创业。

经陈志林引荐,2018年下半年,谭某夫妇在黄龙村成立了杨梅种植基地,承包10余亩土地种植杨梅。如今,夫妻二人年收入达到15万元,不仅盖起了楼房,还购置了小轿车,早已实现脱贫致富。每当谈及陈志林,夫妇俩都有说不完的感谢。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志林同样闲不下来。除了开设线上直播课、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开展心理疏导,陈志林还依托网络“大V”身份,发布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文章2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2.32亿人次;开通海外心理辅导热线,为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的863名华人华侨和海外留学生提供线上心理咨询。

“萤火之光虽不及皓月光芒,但点滴温暖也能照亮迷茫者前行的路。”陈志林表示,未来,他还将继续发挥专长,运用心理学知识,参与更多的志愿服务,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者:郑友  来源:七一网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