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联动态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工作动态

志愿星辰耀中华
——百年党史中的志愿服务英模速写

来源:    时间:2021年07月06日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事业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志愿服务”的历史。从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刻起,理想信念、人生目标、价值追求,皆从“我志愿”诞生,从“为人民服务”开启。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为了人民解放奋斗牺牲,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和平时期,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践行宗旨,为了他人幸福而无私奉献,写下了多少动人的篇章。在百年历史长河里,无数共产党员以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光荣业绩,彰显了大爱无疆的“为人民服务”的志愿精神。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仰望党史星空,那些志愿服务“星辰”仍在闪耀着璀灿的光芒。

 

沂蒙红嫂

“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民谣歌颂“沂蒙红嫂”

这几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赞扬的民谣,是军民团结的生动体现,也是老区人民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精神的生动体现。

抗战时期,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被誉为“沂蒙红嫂”。她们中,有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在敌人追来时急中生智助子弟兵脱险的祖秀莲,还有收养了40多个抗日将士子女的张淑贞……张淑贞和她的婆婆王换于为了照顾战时托儿所里的革命后代,自己和弟媳的4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而夭折;年迈之年,只要身体允许,她不停地做军鞋、纳鞋垫、绣党旗,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临终前,她叮嘱家人在自己去世后对组织“不要提要求”“不要添麻烦”。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战期间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38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有3.1万名沂蒙籍的战士献出了生命,这就意味着3万多位母亲失去了亲爱的儿女……

白求恩

“我是来支援中国的民族解放的,我要钱做什么,我要穿的好,吃的好,就留在加拿大,不来中国了。”——白求恩

在反法西斯中国战场上空飞翔着的,不仅有美国空军志愿者组成的“飞虎队”,有被誉为“武汉上空的鹰”的苏联空军志愿队,还有冒着战火硝烟奔波在中国战场上的三四十支国际医疗小分队,法国医生贝熙业冒着生命危险开辟出一条“自行车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他们都是具有伟大牺牲精神的国际志愿者……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后来他辗转来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带领战地流动医疗队抢救伤病员。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938年11月八路军359旅在广灵公路伏击日军,在40多个小时里,他连续做了71个手术。1939年10月,日军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白求恩和根据地军民全身心投入反“扫荡”中。10月下旬,他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前线战斗中抢救伤员,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意外割破,他不顾伤痛和高烧,坚持战地救护,后因感染中毒,转为败血症,不幸逝世,终年49岁。

毛泽东高度评价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在著名的《学习白求恩》一文中,他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张思德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思德

张思德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在炮火硝烟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

张思德对待革命工作总是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工作中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38年春,他被调到云阳八路军某部留守处警卫营担任班长。1940年春,调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长。工作中,他总是承担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班战士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为了保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经常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还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采药防病、站岗放哨,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全心全意地干好每一件革命工作。

1944年初,张思德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到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同年7月,到安塞县山区烧木炭,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毛泽东亲自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援朝志愿医疗队

“能够挽救战士们生命,为抗美援朝、保卫新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队员们最值得骄傲的。”——援朝志愿医疗队队员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各地组成多支义务医疗队,开赴离前线最近的后方战地医院驻地救死扶伤。

1950年11月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号召:“组织抗美援朝志愿救护队,去为正在与侵略军进行战斗的中朝军民服务。”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医务工作者,立即率先积极响应。11月中旬,经过短暂准备,三大城市第一批医疗队员几乎同时出发。北京、天津医疗队到朝鲜后,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派出的医疗队会合。12月11日,开始收容伤员。

据资料记载,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先后组织了40支志愿医疗队奔赴前线实施战地医疗救助服务。其中,上海先后有数千名医务工作者志愿报名。北京以每次轮换1/3人员的方法,先后派出了几批手术队。而天津陆续派出的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救护队等达19支之多,医护人员总人数为907人。

1951年1月14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出通知,号召全国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慰劳中朝人民战士及救济朝鲜难民。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响应,一面与中国救济总会联合指示各地分会协助此项募捐工作,一面发动组织救济朝鲜伤兵难民医防队,号召全体会员和工作人员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踊跃参加,担任朝鲜难民医疗救济工作。号召发出后,由城市到乡村,由内地到边疆,各地红十字会员、医务工作者踊跃报名,人数多达833人。1951年3月17日,204名国际医防服务队员奔赴朝鲜,在烽火硝烟中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救死扶伤。

雷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雷锋,湖南省望城县(今长沙市望城区)人。1940年出生,7岁沦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获得了新生。

1958年9月,雷锋响应国家号召,到辽宁鞍山当了一名推土机手。11月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工作。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0年1月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远大目标。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甘当革命的“傻子”。从帮助战友学文化、学技术到给不认识的群众买车票,从冒雨送老人回家到带病坚持抗洪抢险,从雨夜用棉被抢盖工地水泥到春节主动去候车室为旅客服务,他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群众赞誉“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的更美好。”这种服务人民、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是雷锋一生中最突出、最动人、最完美的主旋律。

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

王杰

我们青年人要象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王杰

1942年10月,王杰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华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57年,大水淹没了家乡,王杰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的马匹。1958年,王杰考入金乡一中初中部,每星期天回家,都帮助生产队会计算账。

1961年8月,王杰应征入伍,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营一连当战士。1964年1月,王杰被提任副班长,后任班长。3月,由于王杰分秒必争,刻苦钻研,考上一级技术能手。他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任爆破手期间,不浪费一寸导火索,决心“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接过来,传下去”。1965年初,王杰的母亲心脏病复发,他以战备为重,三次推辞连里安排的假期。“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这是一连同志对王杰的评语。冬训中,是他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打桩架桥;施工时,突然暴发的山洪卷走了物资,又是他第一个奔去抢救;爬高空、钻猫洞进行爆破,也总是他担着风险抢先去装药、放炮;有时发生哑炮,仍然是王杰争先恐后地去排除。

1965年7月上旬,济南军区驻徐州部队拉练到邳州张楼乡,并短时在那里进行演练,县武装部利用这个时机,临时组织了民兵地雷班,优秀班长王杰被派去给民兵作示范教练。7月14日上午,已经是王杰组织民兵训练的最后一天,在进行最后一项科目——地雷实爆示范讲解时,突然出现意外,在“地雷”(以炸药包代替)即将爆炸的瞬间,王杰扑向了炸药包,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朱伯儒

“助人永远快乐,时代必定造就更多的新雷锋。”——朱伯儒

武汉空军部队的朱伯儒,与群众同忧乐、共甘苦,为群众服务,像一团炭火燃烧自己,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

30多年前,他学雷锋做好事一举成名,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曾长期义务赡养、服侍过地方两位老人,解救过5位遇到危难的群众,资助过40余名生活困难的群众和战士家属。1975年10月,他在河南南阳火车站转车时,看到一老人突然胃大出血,便放弃乘车,将老人送进医院,一直守护了3天,为老人献血300毫升,代付了医药和住院费,并将老人护送回家。1977年3月,他在河南内乡县部队工地指挥部工作期间,一位民工因患肺结核吐血,生命垂危。他将其送到150公里外的医院抢救,随后取出自己仅有的500元存款,卖掉手表,帮助这位民工治病,使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他还帮助和挽救过一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走上健康成长道路。1978年4月,浙江湖州一位农村青年,嫌家乡贫穷,去武汉投亲不遇,患了重病,夜宿湖边落水,他救起这位青年,并将其留住自己家里,帮助医病,做思想工作,使其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朱伯儒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将军后,依然保持助人为乐本色,先后20余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张海迪

“千千万万个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在成长,因为雷锋就是我们千千万万个志愿者。”——张海迪

张海迪,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15岁时,张海迪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这期间,她无偿治病一万多人次。多年来,张海迪还做了大量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温暖。张海迪顽强拼搏、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精神,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当代青年,她也因此获得了“当代保尔”美誉。

郭明义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帮助他人最幸福。”——郭明义

30年无偿献血65000多毫升,相当于人体总血量的10倍。捐款54万多元,资助了300多名特困生和9户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他是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也被誉为“当代雷锋”。这就是当代有名的志愿者郭明义。

今年60岁的郭明义,经历与雷锋颇有几分相似。当过兵、进过工厂,甚至连介绍他们入伍的都是同一位老政委。同为汽车兵,郭明义始终坚持学雷锋,他一边勤学苦练,一边攒下津贴为灾区捐款,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被评为“全师学雷锋标兵”。

退伍回到地方后,郭明义仍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当鞍钢矿山的大型卡车司机,他第二年就创造单车产量的最高纪录;接到安装进口电动轮的重点工程,他苦学英语,一年就成为外方专家的合格翻译;担任露天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只要没有出差任务,他都会风雨无阻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累计步行距离超过5次长征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郭明义一度被身边人视作“异类”和“傻子”,但他仍然坚持学雷锋做好事,积极投身希望工程,他每月拿出工资收入的一半,累计资助了超过300名贫困学子。

如今,以“跟着郭明义学雷锋”为主题,郭明义爱心团队已经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累计达到1000多支,拥有志愿者超过180万人,学习雷锋的动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孙茂芳

“为了温暖孤独,甘做贴心合意的‘小棉袄’;为了扶助残疾,甘做坚韧顽强的‘小拐杖’;为了照亮希望,甘做默默燃烧‘小油灯’;为了传递真情,甘做润物无声的‘小雨滴’;为了发扬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两个极端’,甘做病人床前的‘小护士’。”——孙茂芳

孙茂芳,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

孙茂芳从小助人为乐,参军后深受雷锋精神的影响,1964年入伍后,孙茂芳在做好本职工作外,一直坚守“学一辈子雷锋,做一辈子好事”信念,连续50多年力所能及帮助身边困难群体:他以“人民的儿子”自居,先后抚养29名孤寡、病残老人,扶助38名特困学生;他带领全家建立家庭助困基金,每月拿出几百元帮助困难家庭;他把医院的病床安置到了自己家里,以缓解贫困患者的经济压力。

2000年,孙茂芳退休后,把退休当作学雷锋的新起点,到全国各省市去开展“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走进全国高校去当“道德教授”、辅导员,宣讲雷锋精神,成立了200多支孙茂芳志愿服务队,带头宣传、带头传播、带头践行雷锋精神。

庄仕华

“快乐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我只干了力所能及的事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快乐,一辈子也愿意这样去做。”——庄仕华

庄仕华,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原院长。

1973年入伍以来,庄仕华始终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自觉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他主动要求到艰苦的边疆地区工作,从当医生到院长,始终坚守在医疗第一线,像老黄牛一样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他始终以公仆之心服务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数十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常年坚持为各族群众送医送药,行程40万公里,巡诊39万多人次,义务帮助26家偏远贫困农牧区医院和医疗点改善医疗条件,培养200多名技术骨干,帮助680多个患者解除了贫困。他始终以进取之心争创一流业绩,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4万多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发表专业论文51篇,先后有7种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始终以赤子之心维护民族团结,与各族群众肝胆相照,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分裂的行为作斗争,用小小的手术台,架起了党和各族群众的连心桥。

张桂梅

“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张桂梅

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3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荣获“时代楷模”、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办校十几年来,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一直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深夜才入睡。十几年中,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345名学生的家庭,家访行程十几万公里,培养贫困女学生1645人,她们都考进了大学,自己却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

马旭

“和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就是无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作贡献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马旭

马旭14岁当兵,参加过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抗美援朝,被授予“解放勋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马旭是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志愿军女战士,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回国后,她作为优秀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1956年她以全优的成绩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20岁刚出头的她,就获得了“一把刀”的美誉。

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以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诞生过黄继光等战斗英雄的某军为主体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马旭参加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为了让战友在跳伞落地受伤时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马旭坚持学会了跳伞。从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登机跳伞开始,她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离休以后,马旭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离开工作岗位而安享晚年,而是继续发挥着余热。由于夫妇二人多年从事军医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医学知识,他们夫妇二人多年来“悬壶济世”,为群众义诊。马旭家门口经常会出现天不亮就排起了长队的情景。

马旭在武汉黄陂的家,破旧不堪,室内陈设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不为过。拥挤的小房子堆满了书,两个沙发露出了破麻袋和破棉絮,睡的是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身上穿的是补了又补的衣衫,脚上的鞋子已经开了线。她与丈夫对自己的生活近乎吝啬,却将一分一毛积攒的1000万元无偿捐给了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用于教育事业。她带给人们的不是1000万这个简单的数字,而是挥之不去的感动,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对信仰力量的深刻诠释。

 

结语 从浩瀚的历史星空,撷取这些“志愿服务”之星,他们只是百年党史中志愿者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历史的形成,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选择,是全党长期实践成果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的志愿精神是伴随着爱国主义而体现出的,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维系着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无数志愿者为祖国发展繁荣而奋斗的光荣业绩永载史册。

 

来源:《中国志愿》  发布时间: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