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联动态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工作动态

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

来源:《中国志愿》杂志    时间:2020年10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系统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温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再回头看乌兰牧骑60多年的发展历程,更加深刻认识到乌兰牧骑精神的深刻内涵,其核心就是在经年累月的为农牧民群众演出、宣传、辅导、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为民服务”精神,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神高度契合。

第一,大力弘扬乌兰牧骑始终不渝担负“宣传”职能的优良传统,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志愿服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遍千里草原。60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用文艺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成功解决了怎样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问题,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念播撒在各族干部群众心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基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一是扎实开展理论志愿宣讲,在嘎查村、社区、企业、高校等建设“学习讲堂”1.2万所,编写针对农牧民、城镇居民、企业职工、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分众化学习讲义》,组建志愿服务基层宣讲“八大员”人才库,广泛吸纳嘎查村(社区)“五老”人员、新乡贤、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人才、文化大院人才、党支部书记等百姓名嘴参与,组建“草原学习轻骑兵”3500多支,每年以小分队形式开展“七进”宣讲3万多场。二是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乌兰牧骑+”为主要方式,把理论宣讲与文艺演出、政策咨询、科技培训、医疗保健等活动结合起来,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小戏小品、二人台、好来宝、乌力格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当中,利用农闲时间、茶余饭后,寓教于乐宣传新思想、新政策。三是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开展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身体力行和亲身实践,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的深情嘱托真正落实在北疆大地。

第二,大力弘扬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的为民服务精神,打造基层综合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形成了“乌兰牧骑+”志愿服务新模式。乌兰牧骑自建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队旗上,“群众在哪里,乌兰牧骑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一是深入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志愿服务活动。组建247支行业志愿服务轻骑兵,随乌兰牧骑小分队深入到农村牧区、社区学校、边防哨所,特别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为基层群众提供文艺演出、理论宣讲、政策咨询、科技培训、医疗保健、以案释法等各类管用实用的服务,每年服务基层群众3000多场。二是以“乌兰牧骑+”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乌兰牧骑+”的形式下基层、进村户、走到老百姓当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乌兰牧骑助力脱贫攻坚、乌兰牧骑小分队“六进”演出、乌兰牧骑成立日主题宣传、全区乌兰牧骑调演、乌兰牧骑助力文旅融合、“乌兰牧骑队员的一天”vlog视频网络日志等七大类活动,让“红色文艺轻骑兵”在新时代彰显出志愿服务的光芒。三是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斗争一开始,就组织包括乌兰牧骑队员在内的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向湖北省委宣传部致慰问信,联合抖音、快手平台推出“与湖北同心战疫·草原音乐为你加油”活动。近期,还面向全国全网推出“唱起草原的歌”草原音乐网络传播活动。各支乌兰牧骑通过“网上乌兰牧骑”,创作、制作、展示了大量文艺作品,生动展现了特殊时期不变的乌兰牧骑精神和志愿服务本色。

第三,大力弘扬乌兰牧骑鲜明的主流价值取向,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内蒙古“十大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神文明“六大创建”等“三位一体”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贯穿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全过程。60多年来,乌兰牧骑为人民送去欢乐和文明,送去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流价值。我们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志愿服务的“根”与“魂”,在志愿服务中熔铸和释放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传承中华文化厚德仁爱、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等高尚价值理念。一是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出台《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若干措施》,在各高校开展“爱祖国、担大任、做新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区各类校园班级悬挂国旗和组建国旗班志愿服务队,在全社会结合重大节庆广泛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以“爱祖国、家乡美”为主题,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旅游、美丽家园游等活动,引导人们听红色故事、观城乡新貌、看身边变化、增家国情怀。二是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内蒙古“十大行动”。发挥各级文明委成员单位、文明单位作用,围绕12类重点群体,明确“1+1+N”的工作模式,即1个牵头单位抓1个重点群体、推进N项具体工作,深入推进学习教育、爱国爱乡、遵规守法、礼仪礼节、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孝老爱亲、健康生活、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十大行动”。比如,针对城镇居民,由民政部门牵头,开展“邻里守望、互助关爱”等活动,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构建友善社区邻里关系;针对农牧民,由农牧业部门牵头,开展“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等活动,组织诚信村(嘎查)、诚信户评选,用好“红黑榜”,提升农牧民素质;针对青年和学生,由共青团组织牵头,依托“志愿北疆”平台,共同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平台,发动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志愿服务;针对各类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由民政部门牵头,加强引导和管理,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志愿服务。三是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和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志愿服务队伍为主要力量,推进12个国家级试点和28个自治区级试点建设,扎实推进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苏木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嘎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体化运行,依托大数据平台建设志愿服务项目“点派单”系统,广泛收集群众需求,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五改五提升”和文化“十进村”“十个一”活动。五改,即改“等靠要”消极思想、改陈规陋习和不良习惯、改脏乱居住环境、改不健康生活习惯、改落后生态观念和行为;五提升,即提升农牧民思想觉悟和民族团结意识,提升孝老爱亲和诚实守信意识,提升创业致富和拼搏奋斗意识,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卫生健康意识,提升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十进村”,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扶贫政策宣讲进村、乌兰牧骑巡演进村、脱贫典型故事分享进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村、文艺志愿者服务进村、励志主题电影展映进村、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宣传教育进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村、法制宣传教育进村;“十个一”,即每个嘎查村建立一个“学习讲堂”、一支业余乌兰牧骑文艺队、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支体育健身队,建立一个用文明行为积分奖励日常用品的“文明实践超市”,制定一套规范有效的村规民约,组织一次就近就便的文明实践学习观摩活动,每年举办一场“庆丰收”活动、一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示活动,选树一批文明实践先进典型。四是统筹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内蒙古“十大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和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六大创建”的重要基础,把志愿精神培育、志愿组织孵化和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统筹推动文明内蒙古建设。

第四,大力弘扬乌兰牧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工作方式,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系统化组织化建设,形成志愿服务的流程闭环。乌兰牧骑依据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的不同实际,有效对接农牧民的不同需求,在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中形成了一套紧密对接群众需求、主动提供服务项目的工作体系。在志愿服务中,我们始终坚持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着力构建一套环环相扣、高效衔接、相互支撑配套的志愿服务“闭环”体系。一是构建“区盟旗三级共建、乡村社自主发展”的组织闭环,保障志愿服务功能有效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成立三级乌兰牧骑队伍,以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形式参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苏木乡镇、村嘎查和社区,则根据群众需求实际组建“行业乌兰牧骑”“社区乌兰牧骑”“小小乌兰牧骑”等业余乌兰牧骑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补充力量。二是构建“群众点单、社区吹哨、部门集合、党员报到”基层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闭环,及时满足群众需求。构建百姓“点单”、发布“菜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组织“验单”相贯通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联动机制,为各行业战线为群众提供适需对路志愿服务搭建高效的志愿服务平台,在群众中建起不走的“乌兰牧骑式”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建设综合性志愿服务平台,确保志愿服务项目高效有序运转。在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学习强国”平台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打造集志愿服务、新闻服务、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文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

第五,大力弘扬乌兰牧骑自觉快乐无偿为群众提供服务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文化,推动从“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的转变。60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集体建队、集体演出、集体劳动、集体服务。始终坚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志愿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一是组建“8+N”志愿服务队,按照乌兰牧骑一专多能、短小精悍的建队形式,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 8类常备队伍和N支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二是建立包联机制,文明委成员单位、文明单位包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旗县、包联城镇社区、组建全区性志愿服务工作队,让机关干部走出大院、走进群众。三是建立嘉许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奖励办法,建立以服务时长为基础、以各方评价为依据、以正向激励为目标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在农村牧区普遍建立“文明实践超市”,对志愿服务给予积分奖励;在各级各类媒体开设“文明实践在行动”专栏,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作者:白玉刚  来源:《中国志愿》杂志  发布时间:2020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