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快讯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国内动态

安徽合肥:志愿服务+硬核科技 文明城市创建多点开花

来源:中国文明网    时间:2021年06月29日

居民自发行动,变社区垃圾堆为小花园;高清监控、智能门禁系统入驻老旧小区;24小时智慧监测系统护航城市燃气、供水管道等“生命线”运行……6月23日,记者探访合肥市多个文明城市创建点,在基层服务中感受日益提高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建美丽社区

在瑶海区凤阳一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旁,一处郁郁葱葱的花园开满鲜花,月季、喇叭花、绣球花朵朵盛放。在花园中间,插着一块标有“我们的微花园”的木牌,袖珍可爱。6月23日上午9时,左邻右舍志愿服务之家的志愿者朱怀霞正在花园里浇水,修剪杂草。

朱怀霞告诉记者,这是她定点管理的花园。“这里原来堆满了建筑垃圾,我们居民自发清除了垃圾,把垃圾堆开辟成了小花园。”朱怀霞说,像这样的小花园,在社区内共有6块。起初都是由居民一点点开辟而成。“邻里互帮互助,把社区当作自己家一样维护,是我们凤阳一村的传统。”

邻里互相关爱的氛围,得益于凤阳一村社区“邻里党建”治理共同体的探索建立。凤阳一村社区组建起“小巷管家”党群服务队伍,搭建“党群议事会”服务平台,建设“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拆除牛皮癣、清理街道垃圾、看望孤寡老人等活动中,居民的身影踊跃出现。

近年来,合肥市文明城市建设重在以人为本、全民共享,组建市民巡访团、招募市民“特拍员”查找城市建设管理短板弱项,依托20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包含中心、所、站、点),开展文明交通、疫情防控、助学支教、环境保护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每一位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践行者。

智慧加持老旧小区安全感满满

“我在这里住了十多年,原先这里脏乱差,我安装的防盗网都被小偷剪断了。自从装了摄像头,我们小区今年到现在,一起盗窃事件都没发生过。”西园街道光明社区名君家园小区的居民刘化学告诉记者。

据光明社区党委委员工作站副站长王晶介绍,除了高清摄像头24小时全方位守护居民平安,自2020年起,该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还逐步加装了门禁、停车等智慧平安系统,严格管控小区进出人员。“智慧平安系统的应用,不仅让社区更加安全,也倒推社区环境更加优美。”王晶解释,以前各小区的楼道墙壁上有很多小广告,高清摄像头安装后,楼道变得干净了,小区内停车也变得更加有序。

据了解,2020年,该社区所在的西园街道共完成15个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完善了智能监控、全方位高清监控、智能门禁等硬件的安装。同时,该街道开发了“西园e家”居民小程序,搭建居民线上办事、报事、议事阵地,提供集安全、治理、惠民于一体的智慧服务。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计划改造提升882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2674余万平方米,惠及80多万居民,力争在2023年底前,实现基础类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让智慧便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生活方方面面。

大数据守护“城市生命线”

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中心,数十台电脑屏幕上滚动刷新着合肥市燃气、桥梁、排水等管线的数据。其中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包公大道及其周边建筑的鸟瞰地图,一道道绿色网线纵横交错。“绿色网线代表铺设在这片区域的水管。一旦发生泄露,前端感应器就会报警,监测中心将实时接收信号,并快速定位泄露点。”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中心副主任汪正兴说道。

据介绍,城市中的桥梁、燃气、供水、排水、电梯等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为提供市民生活体验,2016年合肥市启动了城市生命线工程一期项目,建立了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将公共安全科技与物联网、云计算、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实现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突发事件快速响应。

面对城市生命线工程权属复杂、多部门管理交叉、关联性强、缺乏统一技术支撑的难题,合肥市创新城市安全管理的机制体制,成立了国内首个“7×24小时”值守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汪正兴表示,自2017年运行以来,监测中心平均每月有效报警92.8起。截至目前,通过实时监测报警和数据分析,该中心已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可能引发燃爆险情209起,监测到沼气浓度超标报警3154起,供水管网泄漏64起……有效保障了监测范围内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提升了合肥百姓安全生活的幸福指数。

 

来源:中国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