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广西

青春印记:讲述柳州志新公益志愿者的故事

来源:柳州文明网    时间:2014年05月06日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是最朝气蓬勃的年龄段,他们有梦想,敢想敢干。在柳州市有这样一批青年社会组织,他们是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行和自我治理,具备一定规模、拥有组织章程和框架的非政府组织。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经济链条催生型、学生社团型,以及基于青年共同的经历或共同的成长环境而组成的小规模组织。目前,经团市委统计发现的有60多个。  在五四青年节期间,《柳州日报》推出“青春印记”系列报道,遴选出几个各具特色的青年社会组织,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

  以帮扶外来务工家庭青少年、城市失足犯罪青少年为主,参与团市委新柳州人成长计划、进行社会调查、拍微电影、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等,在柳州,志新公益志愿者协会活动有声有色。

为青少年筑起“防火墙”

  协会会长李春雷是柳州监狱的一名警察,他的朋友圈是在公检法、政府、教育部门及社区工作的同学,大家业余时间凑在一起还不忘记谈工作。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是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都是木已成舟的犯罪案例?”没有拍大腿的冲动,也没有拍脑袋的匆忙,他们决定每年每人拿出一笔资金,于2010年7月注册成立了柳州市自新社会帮教协会,即现在的柳州市志新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春雷、副会长骆钰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在公益事业上,他们联合社会爱心人士,为外来务工家庭青少年捐款捐物,组织孩子们参观柳州,举办外来务工家庭公益晚会。

  从2011年起,会员和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深入康华小区居民家中调查家庭教育情况。两年时间,完成了《刑释解教人员生存现状》《流动人口子女德育成长环境调查》专题调查,为康华小区的治安治理作出了贡献。

拍“微电影”弘扬公益

  2011年,网上有部柳州民间拍摄的微电影《爸,我回来了》很火。

  “报告会很枯燥,学生们喜欢取材于真实案例的影片。”尝试着改变传统法制教育理念的志新协会,运用时尚形式做公益。新颖的表现形式引起了政府部门及群团组织关注,2012年,团市委参与第二部公益微电影《觉醒》的制作。

  由志愿者担任不拿报酬的演员,剧组利用节假日干活,自己掏钱买盒饭,出行用私家车还自己掏钱加油……《觉醒》完成后一鸣惊人,在团中央权益部、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首届微电影大奖赛中,获得三等奖,成为广西唯一获奖的影片。之后,影片进学校、下社区、上互联网,还通过发放光盘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生动的法制教育,本土及网络观众达数十万人次。

社工们的付出与烦恼

  协会目前有11名常务理事、68名会员、4名专业社工,协会的工作采取义工加社工形式进行。李春雷说,“做社工很不容易,工资低,还要跟各种各样的帮扶对象打交道,总要面对负面情绪……”家住菜园屯的阿美今年8岁,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年幼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由奶奶照料,生活困苦。从2012年起,志新协会对阿美进行了长期关怀与跟踪回访。从部队转业的士官张海峰是社工之一,前段时间,阿美总打电话给他,向他要钱。“做社工就要有耐心、爱心,不能拒绝她,也不能答应她马上给钱。”张海峰陪她玩拼图游戏,一边拼图一边闲聊,鼓励她要有自己的梦想,要好好学习。这些年,在协会社工的帮助下,阿美也从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记者 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