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广东

江门积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

来源:江门日报    时间:2015年12月02日

  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一部分,社区志愿服务在建设和谐社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江门积极探索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和长效机制建设,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结合起来,鼓励社区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目前,江门三区四市已建有社区志愿服务站181个。邻里守望、暑期夏令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医疗保健……借助社区志愿服务站这一平台,越来越多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小事”成为社会志愿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开展活动的经验越来越多,江门社区志愿服务逐步迈向系统化、特色化和品牌化。

  拥有固定工作团队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只要有时间,育德社区的工作人员李海燕就会和同事前往困难残疾人邓丽华的家,或是帮着做清洁,或是给她送上节日慰问,有时候则只是陪她聊聊天。

  邓丽华是育德社区“享受”这种服务的残疾人之一。结合社区实际,李海燕和同事决定在育德社区开展“萤火虫”行动——困难残疾人服务项目。该项目团队人员均为育德社区的工作人员,由李海燕担任负责人。此外,团队还邀请了“外援”,包括片区民警、社区挂点律师、医生等,负责社区的秩序维护、法律咨询、义诊等“工作”。

  在江门,像育德社区这样拥有固定志愿服务工作团队的社区不在少数。如蓬江区五福社区,该社区全部居委会工作人员都拥有社工证。该居委会工作人员韩瑜表示,目前社区7位工作人员中,4位是社会工作师,3位是助理社会工作师。又如新会区同德社区发挥党员志愿者的长处,组织起一支包括社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在内的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区内开展党员爱心手工坊、关爱环卫工、关爱困难家庭、“心愿对对碰”等项目,受到居民的欢迎。

  邀请专业社工机构介入

  2014年,江门印发《关于推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实施方案》,鼓励通过推进社工与志愿者的联动,进一步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和志愿者的规模优势,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为了让社区志愿服务能够持续且有质量地开展活动,江门积极打造社工驻点服务模式,这种“社工志愿者”模式的效果已在江门部分社区志愿服务站显现。

  “在社工的帮助下,社区以党带建,以社区少年儿童助长服务为核心,从2009年开始,组织假期中闲散的少年儿童开展创文志愿活动,逐步发展到今天以项目化形式运作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江海区仁美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黄颖研说,每年年初,社区工作人员会和社工一起探讨,着手制定一年的志愿服务活动计划,而社区的“七彩桥”少年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已成为全市的“明星”志愿服务项目。

  江海区银泉社区则从2013年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志愿服务工作交由江海区同善社工中心负责。经过实地调研后,该中心决定在银泉社区开展“430七彩课堂”项目。据统计,该项目已累计服务3526人次,举办了272次趣味课堂、1期感恩亲子活动和1次毕业欢送会。除了日常的课业辅导,结合家长和孩子的需求,该中心还为社区内的小朋友安排了特色课堂、感恩活动等内容,帮助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