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河南

洛阳市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洛阳网    时间:2014年05月29日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居民间变得越来越陌生。“关起门窗是我家,不知隔壁他是谁”。邻里间似乎被一堵无形之“墙”所阻。近日,记者在洛阳市部分社区发现,随着“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距离最近的陌生人”成为过去。

  小小“睦邻卡”连接邻里心

  “闺女,咱社区谁会做木工?俺家椅子坏了,想找人修修。”24日,70多岁的王大爷走进洛阳丰润路社区办事大厅,请求帮助。

  社区主任赵承华通过翻阅公开栏里的红色小卡片,很快联系到社区“邻里守望”志愿者李师傅,他会做木工。

  “别看卡片小,作用可大着呢!”赵承华说,这些小卡片是“睦邻卡”,记录着社区“邻里守望”志愿者的特长、联系方式。

  赵承华介绍,丰润路社区是北方企业集团、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解放军150医院等单位的生活区,辖3个住宅小区,66栋住宅楼,居民2682户6820人。原来居民间走动少,为让大家互助,社区设计了“睦邻卡”,这样居民间就能“互换”特长了。

  根据全省“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城乡各社区要依托设在社区的“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为社区志愿者和帮扶对象发放“爱心联系卡”,实现实时对接。丰润路社区推出的“睦邻卡”为居民之间架起“连心桥”,让志愿服务时时可为、人人可为、事事可为。

  “私人定制”情暖居民

  “他们对我好着呢,你就放心吧。”26日傍晚,徐家营办事处北方社区主任崔小利刚下班,就来到83岁空巢老人郅奶奶家里,忙个不停。

  郅奶奶说,自从社区的“邻里互助团”成立后,七邻八舍都来帮助她,今天这家送捆菜,明天那家给袋米,生活难题解决了。

  郅奶奶的儿子意外去世,女儿生活困难,她独居在阴暗的小平房内,家里没有自来水,加之腿脚不便,生活困难。崔小利得知情况后,协调物业接上自来水,带头发动“邻里互助团”前去服务。管淑琴把买好的菜洗干净送上门,李维辉帮她打扫卫生、晒被子,张奶奶给她送去花生、大米……

  崔小利介绍,目前该社区有居民86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困难老人62人,多为孤寡独居老人。自全市“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后,北方社区成立了“邻里互助团”,组织热心居民为老人、困难户提供志愿服务,互助暖流在社区里涌动,从最初的32人到如今的40多人,为困难居民推出一对一“私人定制”。

  为激发社区志愿者的热情,社区给每名志愿者发放一本“爱心储蓄存折”,并记录在案,以此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志愿者的依据。具体做法为:社区根据“互助团”志愿者的特长,有针对性地给不同需求的困难居民推出“一对一”服务。17号楼的尚师傅上门给行动不便的李红江理发,3号楼的郭宏灿为身体不适的吴花暖交水费和电费,1号楼的周春华为失业邻居董延敏找工作,3号楼的李爱红为吴丽霞接送孩子……

  “我以前不愿出门,心里苦闷,怕邻里笑话,在李爱红的鼓励下,我有了自信!”40岁的社区居民吴丽霞不愿出门,但有一手绣十字绣的好功夫,在志愿者的开导下,她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区和市里举行的比赛,无偿教社区居民绣十字绣。

  “邻里守望”走向常态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洛阳市持续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位一体”志愿服务体系,构筑起以政府为主导,街道社区、农村为依托,基层志愿服务站点为纽带的志愿服务网络。目前已形成9大类20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达42万人。其中,“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常态化,随时随地为空巢老人、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在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中,全市各社区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丰富活动内涵,打造特色品牌。涧西区重庆路第二社区发起“社区邻里节”活动,已连续举办8届,形成“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颂”6大体系40多项内容。中央电视台曾两次对此进行专题报道。“邻里百家宴”等活动,让楼道热闹起来,邻居亲近起来……

  瀍河回族区杨文社区成立以党支部书记马庆阁为首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实行“五个一行动”,为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他们每天与留守儿童联系一次,每周让孩子给父母通一次电话,每月让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和班主任沟通一次,陪孩子过一个周末,让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健康成长。

  截至目前,洛阳市已建立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重点服务人群档案,准确掌控各类弱势群体的人员分布、服务需求、活动规律,依据志愿者特长、服务意向、服务区域进行分类,实施就近合意对口帮扶,结成“一帮一”“多助一”对子,让“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遍地开花,趋于常态。(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南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