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

热点新闻

热点图片
山西

山西各地出现“友善之墙” 爱心传递正能量

来源:中国文明网    时间:2016年04月19日

  图为爱心人士在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到“友善之墙”。

  今年春节前夕,河津市的山西铝厂爱心人士设立了我省首个“友善之墙”,一时间微信圈里广为传颂。3月中旬,阳泉、太原等地也逐渐出现“友善之墙”。运行一段时日的“友善之墙”运作如何?是否实现了设立者的初衷?又面临着怎样的尴尬和困境?

  源于伊朗,热心公益人士纷纷效仿创办“友善之墙”

  友善之墙(Wall of Kindness),兴起于伊朗东北部城市马什哈德。据称,2015年严寒席卷伊朗,经济严重衰退,官方统计的失业率高达11.4%,无家可归者急剧上升,达到1.5万人,而其中超过一半是妇女和儿童。起初,一位匿名者在墙上画画、安装挂钩,方便人们留下保暖的衣服,让无家可归者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获得温暖,且尊严不受伤害。在我国,成都、郑州、青岛、驻马店……许多城市街头纷纷出现“友善之墙”。在我省,“友善之墙”最早出现在运城河津,接着是阳泉、太原……热心公益事业之人士纷纷效仿创办“友善之墙”

  3月13日,记者来到山西铝厂,实地调查了解河津“友善之墙”运作情况。只见河津市铝基地朝霞小学南围墙,一面由5扇墙面组成的“友善之墙”赫然在目,墙上挂着不少爱心人士捐赠的各式服装,墙中间“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几个大字,犹如初春的天气一样,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一位正在挑选适合自己需求服装的柴大妈告诉记者,她是稷山县人,是来山西铝厂给姑娘照看孩子的。在老家还有个12岁的孙子,由于家里条件比较苦,听人说这里有个能帮助需要的人免费挑选衣服的地方,就专程前来给孙子挑几件能穿的衣服。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联系到“友善之墙”发起者王青海。王青海说,今年1月底的时候,看到自己曾经在河南驻马店做义工时结识的朋友发的微信,说驻马店有了自己的“友善之墙”。当时,王青海觉得在山西铝厂也可以设立一面“友善之墙”,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急需之人,既实现了旧衣的再利用,还帮助了社会弱势群体。

  说干就干。王青海马上联系山西铝厂爱心人士,协商设立“友善之墙”,大家异口同声表示赞成。

  经过选址、筹划、实施、直至设立仅用了3天时间。由于临近春节,加之第一次设立“友善之墙”,他们只是用了朝霞小学的两扇墙面作为试点来运行。为了让需要的人拿衣物的时候不至于尴尬,他们在“友善之墙”贴上了牌子,写到: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而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随时将它取走。

  爱心发酵,“友善之墙”运行日益向好

  王青海等人设立的这面墙运行也有一个半月了,当各地“友善之墙”遭遇作秀质疑、粉刷取缔、当成垃圾之地等尴尬时,河津这面墙又遇到了怎样的难题?

  “后期管理一定要跟上。”王青海和其他几位爱心人士不约而同地说,“‘友善之墙’设立之初,由于管理还不是很到位,运行中出现了问题,反对的声音主要是认为,有些人将捐献的服装拿到这里后,发现没有地方悬挂,就直接打包丢弃在墙根底下了,甚至刮大风时还会把这些衣服刮得飘散开来,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卫生。”

  据报道,国内某城市在一地下通道创建了“友善之墙”,就是由于后期管理跟不上,捐献的服装也不悬挂在墙上,而是堆了一地,成了影响行人正常通行的“绊脚石”,甚至有人评价地下通道变成废旧衣物的“垃圾场”了!

  针对各地出现的情况,王青海有的放矢,专门召集爱心人士完善管理机制,争取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月5日,王青海和爱心人士来到朝霞小学,用募集的青砖硬化了“友善之墙”周边的路面。在这次义务劳动过程中,还得到了朝霞小学、辖区管委会和众多山西铝厂爱心人士的支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说,自己没有时间做义工,就捐献一箱健力宝让大家解解渴吧,也算为“友善之墙”做一点贡献。

  正是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友善之墙”由最初的2扇增加到现在的5扇,还加装了不少挂钩,而且墙面周围的路面也都硬化完毕。

  爱心人士张小梁说,自己在“友善之墙”附近开了一家汽修厂,由于他居住的地方离“友善之墙”很近,每天没事的时候他都会到“友善之墙”转转,看有没有运行中出现的漏洞,以便及时补救。

  3月12日,王青海等爱心人士又给“友善之墙”搭建了雨棚。“这样做,让捐献者的心不凉,被帮助者也能拿走更为干净的衣服,关键是让好事变得更好了。”王青海说道。

  记者发现,由于空间小、更新快等多种因素,多余的衣服如何处置成为许多家庭的负担。“友善之墙”作为一种新型慈善方式,鼓励市民自行将衣服挂在墙上,供有需要的人随时取用,无需付费。随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专心做好公益事业,让大家共筑“友善之墙”

  采访中,大多数人表示,“友善之墙”的创建确实是件好事,它不仅温暖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更温暖了这个社会,对时下一些人的冷漠与无情起到了感化的作用,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温情与信任。

  面对善举,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这只是一场爱心作秀,个别人想插上“爱心与慈善”的标签,为自己的人生阅历加分。

  王青海表示,“友善之墙”设立的宗旨就是“人人都能做好事”,让这个爱心窗口服务大家,进而带动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去救助他人、温暖他人、感染他人、关爱他人。

  王青海表示,以前他们这些爱心人士捐赠衣物主要是以邮寄或者直接送上门的方式进行。有一次给南方灾区捐赠衣物,某快递公司得知他们的义举后,免费为他们邮寄。事后王青海得知这家快递公司给他们节省了几百元的邮费,王青海感到非常过意不去。“这下好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捐赠衣物,这种就地消化的捐赠方式,省去人力财力的同时,还能让捐赠变得快捷和简单。”王青海一边比划,一边高兴地说道。

  当然,“友善之墙”的良好运行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维护。王青海希望,每一名衣物捐赠者,要将自己不用的衣物清洗干净再来捐献,并且最好是应季的衣物,这样能让“友善之墙”志愿者省去不少精力。“真心朋友”表示,自己闲暇时间都会来“友善之墙”做义工,主要就是把那些脏的、甚至是内衣这些不符合捐赠的衣物分拣出来,给那些真正用得上的衣物腾出地方。

  热心人士王先生认为,目前这些捐赠物过于单一,爱心人士可以捐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实际上,不只是衣服,还有家电、家居家具等物品,市民更换新的后,这些还能使用的物品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处理。

  在这里,“友善之墙”不同于慈善机构的捐赠模式,它省去了繁杂的中间环节,将闲置的资源和困难群体的需求直接挂钩,且维护了他们的尊严,让公益变得简单、自然、高效,而且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相信在得到更多的关注之后,“友善之墙”的运作模式也会越来越完善,实现“友善之墙”设立的初衷。(记者 任志霞 王中生)